“還不是差不多嗎?”陳國興在旁邊插嘴道。
吳剛搖頭說道:“我在斯柯達待過,也去大眾考察過,對他們的制度比較瞭解。”
“雖然看起來是這麼回事,但是他們沒有咱們國家總工的權力,相當於資深副總工!”
“這不是重點,我看朱部長很看重這個人,對他的發言也比較認可!”
“據說去年考察完之後,他給上面寫了一封信,還很受認可!”
“具體內容還不知道,但是大概意思是說,目前中國的汽車產業走的路子不行,需要發展自己的核心技術!”
陳國興在旁邊說道:“這不是淨說廢話嘛,實事求是的講,我們的產業基礎還是太差,自己的核心技術培育至少還得十年!”
“尤其是動力系統這一方面,差別不是一般的大,沒有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全力追趕,恐怕只能望塵莫及!”
陳國興不是潑冷水,他們搞的這艘航母就能反映出很多問題,這艘航母的動力系統雖然沒有和原來一樣徹底拆除,但是主動力的汽輪機並沒有全部安裝。
哪怕是有圖紙,讓號稱國內最牛的三大汽輪機廠生產,他們也不敢保證能夠保質保量的交貨,最後不得不原裝進口購買。
吳剛撇了一眼陳國興,說實話的確是挺傷人,尤其是在他這個在齊州斯柯達技術中心當了多年主任的人面前。
他們雖然叫齊州斯柯達,但是他們生產的汽車在最主要的兩個零部件,發動機和變速箱都是大眾的技術,每生產一個都要給錢。
而且在某種成程度上,這些國際汽車巨頭把持著這兩個重要零部件主要的技術專利,想要追趕何其艱難。
吳剛接著說道:“還有,按照他的說法,傳統汽車製造業上中國落後國際先進水平20多年,想要跨越式發展太難!”
“但新能源技術我們的差距沒有那麼大,外國比中國只領先幾步,國外的汽車廠家都是各自閉門研究,如果中國發揮體制研究優勢,很容易趕上甚至超過其他國家。”
“還說發展新能源汽車既是中國汽車業戰略發展的機遇,甚至是唯一的機會,所以必須要抓住新能源汽車這個機會!”
李衛東聽到吳剛的描述之後,沉吟了一下說道:“我覺得這個想法不錯!”
“雖然有些貶低咱們的國內的汽車工業,實事求是的說,這也是實情,你往下看看,整個長安街上跑著的汽車,哪個不是有外心的!”
“在內燃機和變速箱這方面,我不是說我們沒有希望,但和國興說的差不多,沒有十年二十年的追趕,連人家屁股都摸不著!”
“但是電動汽車這方面,大家都差不多從起點開始,最多咱們跑的慢點,至少還能看到人家的影子,知道人家怎麼跑的!”
“這個我知道,但是這個王鋼先生認為,中國要想有自己獨特的技術,既不能走日笨豐田的混動路子,也不能走鋰電池的路子!”
吳剛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偏偏瞄準氫燃料電池這條最難的技術路線,唉,科研不能走捷徑,但是也不用專挑難的走吧,總得認清現實!”
“現實是什麼,現實就是當前的國情,當前的基礎,現在咱們什麼也沒有,總不能到時候搞出一個價格高昂的東西讓政府去補貼吧?”
李衛東看著有些義憤填膺的吳剛,心想,這孩子果然是聰明的,連補貼這種事情都能想到,後世的電動車可不是就是靠著補貼活下來的嗎?
“要不,你行你上?”李衛東試探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