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府麻城縣,梅家和李家算得上是豪門大戶。
梅家家風嚴謹,允文允武,到萬曆年間出了個梅國楨,官至兵部侍郎,顯赫一時。
梅國楨侄子梅之煥,同樣文武雙全,勇猛善戰,官至甘肅巡撫。
李家世代耕讀,文風鼎盛,到李長庚時,家族聲望達到頂峰。
李長庚萬曆二十三年進士,歷任江西左、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山東巡撫、工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職。
到了崇禎年間,年輕的崇禎皇帝聽不得不同的聲音,對不合他心意的官員大量貶職、甚至貶為平民。
梅之煥和李長庚都因為觸怒崇禎皇帝而被免職,一直閒居家鄉麻城。
梅李兩家更是透過聯姻,加強和鞏固了兩家的關係。
李長庚娶了梅國楨的女兒,也就是梅之煥的堂姐為妻。
因此,在麻城,梅之煥說句話比知縣老爺更管用。
都是賦閒在家,梅之煥和李長庚平日裡的消遣風格完全不同。
梅之煥在老家馮家村修築了堅固的村寨堡壘,以抵禦土匪流寇的騷擾襲擊。他還組織附近的青壯操練,不時進山打獵,不時主動攻擊附近的土匪。
李長庚卻趁著難得的休閒時光,好好靜下心來整理往日的文章著作,整理這些年來的治國心得體會。
崇禎六年底,梅之煥發現麻城周邊的土匪流寇越來越多,越來越兇殘囂張。
梅之煥帶領鄉兵回到麻城,找到李長庚道:“酉卿(李長庚字酉卿),大明天下越來越亂,陝西中原的流寇都跑到湖廣來了,你我得早作準備呀。”
李長庚頭也不抬道:“你我賦閒在家,手中無權,奈何?難道你認為你操練的幾百鄉兵能力挽狂瀾?”
李長庚掩卷長嘆道:“今上急功近利而耳根淺薄,近小人而遠賢臣,天下之禍端也。”
崇禎上位六七年,大臣們原本以為是位殺伐果斷勵精圖治的聖明天子,可誰知卻是個刻薄寡恩眼光短淺的暴戾之君。
崇禎上位以來,大明朝政越發糜爛,天下越發混亂,整個局勢一瀉千里,民間烽煙四起,關外異族寇邊,已經是一副皇朝末年的頹廢景象。
李長庚久居朝堂,對朝堂中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知之甚深,也因此對崇禎皇帝更加失望,對大明的局勢更加擔憂。
梅之煥一直撫治地方,對朝政的感觸沒有李長庚那麼深,他的性格也沒有李長庚那麼多愁善感。
“將來如何我管不著,但只要我梅之煥在一天,流寇就不要想著在麻城肆掠。”
………………
進入崇禎七年,整個黃州府的流寇更多了。這些流寇攻陷村寨,**擄掠無惡不作,過後還一把火燒了村民的房子,裹挾村民加入流寇的隊伍。
梅之煥率領鄉兵在麻城附近同流寇打了幾仗,各有勝負。
梅之煥手頭的兵力不多,只得退守麻城,緊閉城門,放任流寇在城外作惡。
“要是老子手上有足夠的兵力……”看著城外流寇點燃的房子冒出的黑煙和火光,梅之煥恨得牙癢癢。
過了元宵,在麻城附近肆掠的流寇居然消失不見。
“流寇在醞釀一個大動作。”梅之煥道:“就是不知流寇的目的是哪?盧巡撫將湖廣東南的兵力抽調一空,卻又放任流寇南下,到底打的怎樣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