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朱明> 第134章士子歸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4章士子歸心 (2 / 2)

梅之煥對朱順明以及朱順明治下的地方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他帶著幾個隨從,從黃岡縣城開始,逐一遊玩考察。

黃岡是朱順明正在新建的行政經濟中心,整個黃岡縣城內外成為一個大工地。

到處是忙碌的人群,到處是來往的車輛。

碼頭早已擴建,依然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大量貨船在江面上等待靠岸卸貨。

距如今的碼頭三四里遠的寶塔碼頭正在緊張興建,建成後可以同時停泊一百艘貨船裝卸。

沿長江坐船而上,梅之煥當然要去武昌。

武昌府的繁華程度不是黃岡縣城可以比擬的。但梅之煥發現,相對黃岡而言,武昌城中缺少一股朝氣,缺少那種“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忙碌和希翼。

離開武昌府,一路船行,進入洞庭湖。

正是九月晚稻收穫季節,放眼望去,兩岸灘塗上的良田黃澄澄一片,都是累得笑彎了腰的水稻。

幾個孩子在農田邊嬉鬧,一條大黃狗不時竄入農田中追逐蚱蜢田鼠,大姑娘小媳婦素顏薄衫依然掩飾不住成熟的風韻,大老爺們被豐收的喜悅籠罩,不是來幾段地方花鼓戲……農家的歡聲笑語隔得老遠都能感受得到。

好一片豐收景象!

相比較黃州被流寇破壞元氣大傷而言,太平安全的湖廣南部祥和富庶得令梅之煥動容。

長沙府的繁榮出乎梅之煥的意料。

朱順明在長沙府經營兩年,長沙府已經初具農工商並舉城市的雛形。

除開經濟方面,令梅之煥感觸最深的是長沙府在政治上的寬鬆和寬容。

《華雲娛樂報》的成功,吸引了了很多人的目光和注意力。朱順明居然放開對輿論的管制,任何人都可以辦報。

一時間長沙府市面上同時出現了幾十份報紙,各種言辭激烈辯論,大論國朝政策是是非非,甚至出現直接攻擊朱順明“愚昧嗜殺殘忍好色”的批判言論。

朱順明好雅量!梅之煥感嘆著。換做朱家皇帝,誰敢說半個不字?

長沙府碼頭堆積如山的糧食也引起了梅之煥的注意。

什麼?漕糧海運?朱順明為何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難道他一心為朝廷著想?梅之煥搖頭。朱順明雖然不是什麼壞人,但也不能將他想象得太好。

梅之煥考察的最後一站是朱順明發家的地方——寶慶府城步縣。

武岡、城步等湖廣西南邊陲之地早不是當初的模樣。

作為朱順明的大本營和承接雲南等地人員貨物來往的中轉站,這片土地已經變得繁華異常,甚至比武昌府更有活力。

玖安鎮成為朱順明核心中的核心。如今的玖安鎮已經沒有閒雜人等進出居住,成為朱順明研發新技術、開發武器、存放財富和秘密的堡壘。

梅之煥有些遺憾,沒能進入朱順明的發家之地。這塊不大的高地上,掩藏著怎樣的秘密?

梅之煥覺得,要親自找朱順明問個明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