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二額頭冒汗,一臉羞愧道:“老爺,小的無能,實在仿造不出。字跡如此清晰也就算了,這銅板旁邊的細齒文到底是如何鑄造出來的?小的實在搞不懂。”
“老爺,您這銅錢是從何處得來?難道朝廷又出新錢?這種錢倒是好錢,含銅量高,製作精美,應該值不少錢。”
“老爺,朝廷匠作司的徐公公您不是認識?不如您去找他,讓小的去鑄錢現場看看?若是能親自參與進去就更好了!”
對這個一心痴迷技術的陳二,陳清行哭笑不得。陳二浸淫造幣近二十年,連他都說鑄造不出,朝廷匠作司的人能弄得出來?
“這是從揚州流傳過來的。具體是誰鑄造了這種錢幣,老爺也不清楚。”陳清行道:“除開這種平開錢,還有當五錢、當百的一錢銀幣、當五百的五錢銀幣。聽說還有金幣,老爺也沒有見過。”
“喏,就是這些……”陳清行遞上三枚嶄新的不同幣值的銅幣銀幣。
“真漂亮……”陳二如痴如醉。如此精美如同工藝品的錢幣到底是如何鑄造出來的?陳二百思不得解。
陳清行只得無奈。
陳家世代官宦,在紹興府勢力很大,田產、糧食、茶葉、食鹽等生意都有涉獵,但陳家最賺錢的買賣卻是私鑄銅錢。早在萬曆皇帝時陳家就開始幹這門殺頭的買賣。
剛開始時鑄錢有五成以上的利潤。隨著朝廷和各地鄉紳們紛紛鑄造劣質銅錢,銅錢變得越來越不值錢,從八九百銅錢換一兩銀子到後來的五千多銅錢才能換一兩銀子,最後弄得大夥都不再使用銅錢。大額開支用銀子,小額交易用實物進行以物易物。
陳府跑南直隸生意的掌櫃給陳清行帶回一套朱幣,陳清行一看就喜歡上了。聽掌櫃說如今南直隸一帶已經推廣開了這種錢幣。不管銅錢還是銀幣,幣值穩定,可自由兌換相應的散碎銀子,已經風靡整個南直隸。
要是陳家能夠鑄造出朱幣……陳清行越想越興奮。
可惜浸淫錢幣鑄造二十年、技藝比朝廷匠作司的匠人還要高超的陳府家生子陳二也無法仿製出來
到底是誰鑄造了這種錢幣?如此大規模推行,這背後的莊家就不怕大明律法嗎?
………………
律法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像朱順明手握重兵腰揣萬金的豪強,自然不會受律法的約束。
朱順明不怕,方孔炤卻十分膽寒。
私鑄錢幣,要是鑄造得與現行的銅幣款式一樣還好說。可如今朱順明鑄造的貨幣不僅款式改了,而且推出了全新款的銀幣。
這種被稱之為朱幣的錢幣……用起來確實方便,但鑄錢不是隻有朝廷才有的權利嗎?
九月,朱順明從南直隸回到黃州。在黃州總兵府落成典禮上,方孔炤見到了朱順明。
朱順明提出要親自押運漕糧走海運進京,方孔炤震驚之下,將原本想問的錢幣的事情給忘了。
接下里的幾十天中,方孔炤也在緊張的關注著漕糧海運這件事。
對這件事方孔炤實在不明白,為何朱順明要如此固執和迫不及待的推行漕糧海運。推行海運對他有和好處?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嗎!
待到漕糧入京,方孔炤懸著的心終於落下。但此時朱幣已經在湖廣、南直隸等地流出開來,並且得到大眾的認可和喜愛,大有取代朝廷法定銅錢、私鑄劣質銅錢和散碎銀子的趨勢。
這個朱順明到底要幹什麼?說他要造反,可他從不杵逆皇命,相反他對聖旨十分尊崇,對朝廷的統治十分維持;要說他是良臣,可他擁兵自重、大肆攫取錢財、私自鑄造錢幣……簡直就是一飛揚跋扈粗魯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