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的第一堂課,林小壯第一次做了自我介紹,第一次體會到了“圈層”這個詞。
“大家好,我來自苦菜小學(古寨小學),我的大名叫小壯,我的小名叫大壯……”
倒是沒人嘲笑她夾壯的口音,因為鎮上的中學老師,也有一大半是本地壯族人。
所以在這裡,到底是漢語夾壯,還是壯語夾漢,還真不好說。
當這些老師去外面開會學習,意識到小鎮和村落的普通話問題,已經無能為力,說習慣了,改不了了。
但不得不說小孩子是很靈性的,具有很強的語言模仿和學習能力,家裡有點錢有條件看電視看動畫片的,在鎮子上中學時,反過來笑一些發音不標準的老師。
於是,老師在這些孩子眼裡,也就被分成了老派和新派。
同學在這些孩子眼裡,也被分成了鄉巴佬和潮流派。
上了英語課之後,林小壯的弱點完全暴露出來,讀完了小學六年級,還完全不會26個字母。鎮上中心小學和部分村落小學,學生們是從三年級開始學英語。
林小壯的英語成績很爛,被同學孤立,還被同學嘲笑發音。
同樣是中文說不好的,卻偏偏被某些人自以為是,嘲笑她的英文稀巴爛!
雖然是從零開始,哦不,從跑偏的負開始,但是林小壯別的本事沒有,就是農村的吃苦耐勞精神發揮得特別狠!
從初一開始,她見過校園裡清晨五點食堂還沒有煙火的風景,也見過凌晨一點廁所路燈圍滿蚊子的風景。
她秉著不服輸、不怕掉醜的心態,記單詞,背單詞,大聲朗讀,英語成績從不及格到60分,從60分到90分,再從90分到110分以上(滿分120分)。
英語成績上來之後,語文和數學也沒落下。
林小壯以蹩腳的小學成績考進初中,排在第197名(全一年級有20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