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許久之後,還是烏有道站出來說道:“大都護,請准許小王潛回國都,我相信國中還有清醒之人,這樣我們裡應外合,先揭露佛門的陰謀或許可以將損失降至最低。”
烏有道的話讓許多人都不住的點頭,要想讓百姓傷亡最小,就先要讓他們不參戰,而現在烏雞國百姓都被強行度化,一般人說的話他們估計也不會相信,唯有烏有道這位真國王的話或許管用。
“就算你潛回國都,又有多少把握能成功?”沈行知問了烏有道一句,說實話他內心並不看好烏有道這個計劃。
烏有道想了一下很認真的說道:“回大都護,小王有一王后素來賢德,我與她二十多年夫妻,王后絕對可以信任。朝中還有太子和幾位將軍,都是我一手培養的,許多事情只有我與他們知曉,待我見了他們便有信心讓他們相信我,有了這些人小王至少可以控制近半數軍隊。”
說到烏雞國的王后和太子,沈行知也想起來了,原著中這兩人是一直有懷疑獅猁怪那個假國王的。
就在沈行知決定是否照烏有道的方法嘗試時,三藏竟然主動開口了:“大都護,不如讓小僧陪國王潛入烏雞國吧,我是僧人想來他們不會懷疑,行動起來也更加方便些。”
沈行知倒是沒想到,三藏會主動提出潛入烏雞國,原本還有些猶豫的沈行知,今日也就當即應允了。
“也好,那你們喬裝打扮,路上小心行事。”沈行知直接就同意了,他也想看看如果讓三藏按照本心去做,究竟會發生什麼事?
很快三藏就換了行頭,打扮成了一個烏雞國僧人的模樣,而烏有道則挑著扁擔,扮作了三藏的隨從。
至於身份也很好偽造,烏有道才是真的國王,那身份憑據上該怎麼寫,有些什麼暗記他都一清二楚。
看著三藏和烏有道悄悄潛入壓龍城,沈行知凝視著那條突然出現的河流,開口對身旁的人說道,咱們也該試試佛門的水了。
沈行知這句話一語雙關,誰都知道那條突然出現的河大有問題。
當黃昏降臨的時候,沈行知親自帶著一隊人馬,在一眾將校的簇擁下出現在了大河東岸,而對面壓龍城跟沒有反應,似乎烏雞國就等著沈行知渡河,或者說他們深信唐軍過不了這條河。
站在河岸邊,沈行知也沒有發現這河水有什麼古怪,不過就在此時,有探馬來報:“報,大都護,我們在上游一百五十里處,發現一塊石碑,那石碑上有‘通天河’三個字。”
“通天河?原來這是通天河。倒是好大的手筆,為了阻我大軍竟然把通天河都搬到這來了。”通天河之名沈行知可是如雷貫耳,而且他知道這條河可是應該在車遲國境內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