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實正如秀家此前預料的,上洛一次可能發生的事情實在難以預估,待自己返回岡山時候,宇喜多忠家瀨戶家正等人早已出發前往蝦夷,秀家甚至都來不及回來送他們啟程。
但是好在在他們出發之前,秀家已經將所要佈置的事全部佈置下來,有宇喜多忠家總督蝦夷事,相信蝦夷一定能順著秀家的想法發展下去。
當秀家沿著山陽大道返回備前,路過岡山之時,操山山頂之上一座碩大的天守已經屹立在哪兒,而岡山東備側的一座小型三層天守也已經基本完工,事實證明秀家出發之前要求趕工的要求是正確的。
菊姬出生於1575年,如今剛剛滿13週歲,長這麼大的菊姬一直出於自己父親秀長和伯父秀吉的保護之下,還沒有出過什麼遠門。
當然,這也是她第一次前來備前岡山,此前對於這塊領地沒有絲毫的瞭解。
也只是在知道自己將要嫁給就封在備前的一位兄長的時候,才從侍女們的隻言片語中聽聞自己的這位兄長是一位能力出眾且非常富有的大名。
轎子途徑岡山城下的時候,就連秀家都被這個時代平民百姓的能力驚訝到了,更別說是從京都來的菊姬了。
在此之前他只在大坂城見過這麼宏偉的城池,沒想到今日在西國備前還能看到與之媲美的城堡。
當然由於岡山城藉助山勢的緣故,比平地而起的大坂更加高大,看起來更加偉岸,氣勢上實際更甚一籌。
秀家從外表來看,岡山城的主體建築實際上已經基本完工,可能已經達到了可以入住的標準了,只是這麼重大的事情需要身為秀家這位家主做決定,因此此刻宇喜多家的主城依舊是在旭川西岸的石山城。
與華貴威嚴的岡山城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混亂的城下町和旭川對岸略顯破舊的石山城。
在長船貞親的運作下,旭川之上已經建築了起兩座木橋和一座石橋。
事實正如秀家當初讓長船貞親負責修築時所說的一般,這幾座橋大大方便了西來東往的商戶,也使得岡山町更加富有活力。
在這個時代,武士老爺們大多考慮的只是自己,平民納稅是他們的本分,又怎麼會有向秀家這樣的家主,想要出力為他們修築一座橋方便往來的人呢?
這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這幾年秀家一直在修整山陽大道,以及聯通美作、伯耆等國的道路,儘管只是用夯土加上砂石這種廉價的方式,但是也讓平民出行更加方便。
以上的種種雖然只是小事,但是一點一點積累下來卻在吉備諸國的百姓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形象,眾人皆誇秀家賢良。
久而久之岡山町就形成了虹吸效應,將周圍等國的商旅、手工業者吸引過來,形成了僅次於町的龐大町鎮。
但是,這個時代的城下町的發展大多是由領民自住的聚集發展而來,領主只在其中發揮很小的作用。
而失去統一的規劃和有效的管理之後,經過幾年的發展岡山城下町雖然繁華了許多,但是就好似老城區的棚戶區一般,不僅影響風貌並且有極大的安全隱患。
岡山町的變化被秀家注意到,他已經意識到現在已經到了需要重新規劃岡山町的時候了,元原本的岡山町奉行管理現如今碩大的岡山町已經力有不逮。
秀家計劃是將原本的岡山町南北奉行拆分成4人,分別是分管旭川西岸的岡山西町奉行;分管岡山城備,山陽大道兩側的岡山北町奉行;分管岡山城南的岡山南町奉行;以及岡山城下,緊挨著岡山城正門,最初的岡山町範圍,位於旭川東岸的岡山東町奉行。
北町將會是是手工業區,將大部分常規的手工業作坊遷移至此,而宇喜多家軍備和特產的作坊依舊放在邑久郡內。
北町依託山陽大道,東西往來的商戶絡繹不絕,又兼顧百間川水利之便,正是發展手工業最好的地方,這裡所售商品也以本土商品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