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八十章 壬辰倭亂(13)大明初反應(5.2K)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章 壬辰倭亂(13)大明初反應(5.2K) (2 / 4)

在石星的印象中,朝鮮坐擁三千里天險,帶甲之士20萬,即便對面倭寇也有20萬人,怎麼可能半個月丟失王京,才一個多月的功夫就已經被人打到丟失6道的程度了呢?

感覺事有蹊蹺的石星,拿著奏摺親自走到正在吃飯的信使面前向其詢問此封奏報所說了朝鮮的事情是否屬實。

那名信使是楊紹勳的親兵,身處廣寧也多少知道一些事兒,隨即他便將自己的聽聞的情報一股腦的透露了出來。

石星在其中抓住了一個重點。

原來在去年朝鮮那邊就有傳言,說日寇即將侵犯大明,當時遼東都司內部傳聞朝鮮有意與日本勾結一齊進犯大明,為此還派人去與朝鮮對峙。

後來已經退休的許閣老力排眾議,認為朝鮮不可能與日本勾結,這事兒才逐漸平息。

聽到這個訊息的石星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會不會是朝鮮故意和日寇勾結,為日寇侵犯大明讓出道路呢?

畢竟此前山東巡撫彙報朝鮮有日寇侵襲的時候,朝鮮朝廷上下面對諮文的回覆確實有些曖昧不清。

但是這個念頭很快被另一個訊息打消。

原來那名使者再報道“朝鮮此前派出了求援的使者,不過又被朝鮮朝廷追了回去,朝鮮使者剛退回國內又被朝鮮王派了過來,眼下已經在遼西了。他與朝鮮使者還在驛館碰了面。”

但是眼下情況還沒有摸清楚,朝鮮畢竟前不久才奏報了大明倭寇無須擔心。

因此他只能與內閣商議之後指示保定總兵倪尚忠移駐天津,同時加強薊州、山東和沿海的戰備工作。

同時行文遼東都司,特別是楊紹勳,讓他儘快摸清楚朝鮮的真實情況。

對於萬曆朝鮮戰爭,很多人一直有一種普遍的誤解,特別是許多歷史知識不深厚的明粉,人云亦云的意外大明應該是應朝鮮的再三請求這才出兵的,整個過程堪稱反應遲緩和默然,因此才在初期遇到了戰敗。

其實這是一種刻板的以歷史套事件,以結果推過程的刻板印象。

真實情況是:萬曆皇帝雖然幾十年不上朝了,但是對於軍情依舊非常重視,任何有關戰爭的情報都會第一時間送到他的面前。

在聽聞朝鮮半島局勢一日數變的情況後,大明的反應很隱晦,但也出乎尋常的積極。

此前寬奠堡副總兵佟養正之所以會派人詢問朝鮮的情況,便是受到了朝鮮內閣的授意,他們在收到山東的奏報之後,很快作出了反應。

歷史上在朝鮮求援使者還沒有進京之前,萬曆皇帝便已經立刻作出反應,他下令遼東都司發兩隊精兵支援朝鮮,還派人送去了2萬兩銀子充作軍費,後續還有20萬兩銀子再籌措。

之所以沒有直接派大軍入朝,一來是因為大明的主力正在寧夏作戰,能夠抽調出來的精銳不足,其次作為主人的朝鮮沒有邀請大明入朝,大明入朝名不正言不順。

這一世也是這樣,石星在接到奏報之後,便深知情況緊急打算親自入宮求見萬曆皇帝。

然而即將出門的那一刻,此前給他遞送奏摺的值班員外郎向他說道“前兩年聽聞福建、浙江錦衣衛有奏報稱日本有侵我天朝之意,當時諸公皆不以為意,還以為是笑話,未承想居然成了真?”

石星聽到有前兩年錦衣衛的奏報,也停下了腳步,讓那名書吏去兵部樞機室找一找存檔的情報。

那名書吏得了命令,帶著幾名吏員找了許久,終於帶著兩份奏報交給石星,裡面還有兩封信件。

“兵部只有謄抄的一封,據說原件是交給了內閣收錄了。”

石星結果奏摺,正是浙江、福建錦衣衛指揮使司上奏的情況,裡面的內容大同小異,都言明日本國君豐臣秀吉似乎打算對大明用兵,此事已經在日本鬧得世人皆知的地步云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