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六十九章 壬辰倭亂(二)忠州合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九章 壬辰倭亂(二)忠州合戰 (2 / 3)

緊急之下李昖趕緊啟用了李鎰為慶尚道巡邊使,成應吉為慶尚道左防禦使,趙敬為右防禦使,劉克良、邊璣為慶尚道駐防將。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李昖在任命李鎰的時候是沒有給他一兵一卒的,讓他自己帶領慶尚道府兵應敵。

而且李昖並不信任這群武班,四月1日又任命柳成龍為都體察使,金應南為副使,派往前線督軍。

同時任命申砬(la)為都巡邊使,作為朝鮮軍最高統帥,同時是李鎰等人的後援。

李昖對申砬非常信任,給予了其8000王京禁軍帶去忠州駐守,同時賜予其尚方寶劍,准許其自李鎰以下不用命者皆可斬殺。

李鎰自然不知道自己的性命已經被君王李昖交給了申砬,還因為自己被啟用為慶尚道巡邊使而感念王恩浩蕩。

但是等他到了慶尚道和忠清道的邊境聞慶,卻看到此城已經空無一人,他只好繼續南下尚州。

尚州牧使眼看日軍即將兵臨城下,以迎接李鎰的名義出城逃走,城內兵卒隨即潰散,只留下一名名叫權吉的判官。

李鎰來到尚州,巡查軍營發現沒有一名府軍非常憤怒,將責任降罪到這個無權無勢的小人物身上,當即要把他斬首。

權吉當即表示會為李鎰召回兵丁,李鎰這才把他放了。

可是逃散的兵丁哪裡是這麼容易找來的,權吉帶人搜刮了周圍沒有聽到風聲的村落,強徵了千餘農民入伍交差了事。

慶尚道一共有兩個兵營和一個監營,分別是蔚山、晉州和大邱,各有兵丁5000~8000之數。

蔚山的兵丁早就在東來淪陷之後隨著李珏逃走而潰散,大邱前不久為小西行長所佔據,兵丁被擊潰,作為慶尚道第二大城市的尚州城內本來營有府軍600人,兵左1000人。

李鎰將權吉召回了千餘人也就不再難為他了,畢竟朝鮮府兵的戰鬥力也就比農民高上一點。

但是這樣的人數是不夠的,隨即他命令開倉放糧,用糧食徵募周圍的壯丁入伍,他打算從0開始練兵,但是直到小西行長兵臨尚州城下,他也才一共招募了數百人。

由於朝鮮王李昖沒有給李鎰一兵一卒,這就使得李鎰軍中實際上是沒有完整建制的軍隊的,更不可能有斥候了。

因此對於小西行長從仁同北上的訊息他並不知道,彼時有逃卒從開寧而來,向他彙報了日軍攻下尚州東南方20公里善山的訊息,但是李鎰以其擾亂軍心為由將其斬首。

斬首歸斬首,但是李鎰深知日軍大概已經來到左近八九不離十的位置了,隨即以尚州不能守為由,帶著數千人屯駐於尚州北部的山谷之中。

彼時有偏將向其建言,山谷不足為守,但是卻被其以抗命不遵為由斬首示眾。

部隊在向北轉移的時候,看到山林間似乎有人探出頭來隨即又鑽了回去,將士們心知肚明這大概是日軍的探子,可是有前面開寧逃卒和偏將的前車之鑑,無一人敢於上報給李鎰。

最終小西行長入無人守備的尚州城,彼時李鎰向後望去,看到尚州防線的滾滾濃煙,心知日軍將至,催促士卒趕緊轉移鹹昌。

小西行長佔據尚州後,派人向北追擊李鎰,最終在一處山川處追上,李鎰無奈只能背山而戰。

可是這群沒怎麼訓練過的慶尚道府軍連開弓都不利落,怎麼可能對的過山腳下日軍鐵炮的輪番轟擊?

隨著山腳下日軍的炮聲鼎沸,李鎰大感不妙騎馬逃走,朝鮮軍隊因為諸將逃走頓時作鳥獸散,日軍當日斬殺首級600餘顆,俘虜千餘人。

李鎰戰敗的訊息傳入王京,朝鮮自國君李昖以下大驚失色,當日便廷議起了遷都的想法。

當時王京上下都將申砬視作救命稻草,李昖也書信給遠在忠州的申砬詢問意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