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五十三章 200萬石大名竟找不出1人陣代統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三章 200萬石大名竟找不出1人陣代統軍 (3 / 3)

這一點你從歷史上小西行長24萬石大名,實際渡海7000人就可以看出,實際出兵比例只是290人每萬石,說明他有一半的兵力被留在了本領。

當然啦,沒有點到名字的大名不是說免了軍役狀了,這可是為關白秀吉開疆拓土,你作為大名怎麼也要表現一下忠心不是嗎?

因此或多或少的會帶數百人前往九州聽候調遣,就好比歷史上的安東實季就帶了100人,最上義光才帶了500人,尹達政宗才帶了1000人南下。

這與他們當時的知行完全不相匹配。

秀家當然也收到了軍役狀,秀家的領地分為東西兩地,根據要求尹予領17萬石需要提供兵員10200人,關東八州經檢地並淺野長政複核後知行為194萬石,需提供38800人,總動員合計49000人。

根據此前秀吉給出的恩惠,動員兵力減半,實際需要動員24500人,留一半駐守本領,實際前去就九州等待出兵的兵力是12250,索性湊個整給個12500人。

就這,還不一定會到朝鮮去,歷史上德川家康就帶了15000人在平戶吹了2年的海風。

秀家此刻回不去河越城,自然無法操刀動員兵力的事兒,因此只能派侍從寫一封信送去關東,讓長船貞親負責領內動員事務。

此戰秀家打算用來練兵,就算不去朝鮮,也可以適應一下遠距離的調動拉練。

因此秀家決定以常備:守備:預備以2:4:4的比例進行動員,也就是常備2500,守備5000人,預備徵召兵5000人。

秀家深知朝鮮是一片泥潭,因此並不願意自己的核心兵團消耗在這裡,因此秀家明確表示,在奧羽大放異彩的真田信繁所部赤備隊不會出戰朝鮮。

至於此戰出戰朝鮮的總大將,秀家麾下實際上並沒有特別合適的將領。

岡利勝、花房正幸被勒令隱居,長船貞親是筆頭家老不能輕動,明石景親需要鎮守尹予,監管銅山和琉球事務,每個人都至關重要。

秀家此前是打算讓藤堂高虎掛帥,可是這後來蝦夷總督缺人,無奈只能讓他先去蝦夷頂上去。可是蝦夷的窟窿頂上了,對明徵戰的窟窿又開了。

有的時候別看秀家是200萬石的超級大名,麾下家臣武士數以萬計,實際上真正拿得出手獨當一面的大老好像真的沒幾個。

本來秀家是有機會臣從化左久間盛政、立花宗茂、長宗我部信親等人的,若是他們此刻在秀家手下為家老,此次出陣朝鮮哪裡會有選統帥的糾結。

可是秀家並不能未雨綢繆那麼久,當時將他們樹立為大名獨立出去,作為盟友輔助秀家確實是最優的安排。

現在思來想去秀家麾下的14位家老,去掉長船貞親、明石景親、藤堂高虎三個不能動的,剩下11個居然沒有指揮過萬人以上規模大戰的經驗。

別說萬人以上規模了,很多人此前都只指揮過自己的備隊,在上面反正有秀家或者老一輩家老撐著。

而像成田氏長、香川之景這樣的,別看年級不小了,以前也是大名的身份,可是知行可沒那麼多,實際麾下的兵力也就1~2k之數。

太田資正倒是指揮國古河公方對北條家的戰爭,規模足有上萬,但你好意思讓一個70歲的老人家掛帥遠征嗎?

思來想去之後,秀家還是決定前去秀吉那邊陳情,請求秀吉寬恕岡利勝、花房正幸與頴娃久虎三人,好讓他們能夠帶兵出陣朝鮮。

這樣一來有兩個好處,其一就是能將這些老將放出來物盡其用,甭管最後有沒有真的去朝鮮了,也比在家裡宅死的好。

其二便是空有向秀吉示弱,向他表明“你看我關東豐臣家偌大的200萬石,結果臨戰連個1萬讓人陣代統帥都挑不出來,你秀吉還有什麼可以擔心的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