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116章 戰國曆史上最大的人口大遷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6章 戰國曆史上最大的人口大遷徙 (3 / 3)

要不這樣吧,殿下將方案上報關白殿同意之後,將岡山水軍在岡山和歌山段船運的任務交給我負責,我雖然已經不是殿下的家臣了,但是作為親藩一門,對原來的鄉里鄉親的,我也想盡一份力。”

得到宇喜多詮家的承諾讓秀家非常高興,按照他的想法,德川、上杉都必須留一位家老、準家老負責統籌,在算上岡山這邊也必須放下一個家老,秀家手裡可沒這麼多家老用啊。

現如今既然宇喜多詮家願意主動幫助秀家,宛如讓陷入無人可用境地的秀家久旱逢甘霖一樣高興。

這樣一來秀家留在尹予的明石景親可以暫時負責屯駐岡山管理收尾的事宜,岡山和歌山,乃至大和尹勢的陸路轉運都已讓宇喜多詮家負責,分擔了他很多工。

關於北側鳥取敦賀金澤,米子舞鶴金澤兩條路線,秀吉打算讓本就封在出雲的土居清良負責,畢竟他的封地就在出雲,本就要走這條路線。

再加上他本就不錯的內政和統帥能力,秀家已經有意在接下來重點培養他了。

不然秀家也不會在其麾下那些尹予土豪不願意轉封的情況下,依舊給予其2.5萬石知行,更是讓其擔任旭城城主鎮守南境了。

而這一次的轉運事宜,本身就秀家對其工作能力的一次考驗。

趁著這個機會,秀家甚至想好了另外兩個方向的負責人,金澤富山越後交給岡利勝虎負責,尹勢尾張德川以及尹勢三河德川交給立原久綱負責。

這年秀家出陣關東的時候,本來就是由立原久綱在外面名義上主持事務,實際上是由其和岡利勝、宇喜多詮家、頴娃久虎4人商議著來的。

這個蟄居的屬性本就已經名不副實了,現在不過是讓秀吉徹底對他們倆人開放解禁罷了。

岡利勝和頴娃久虎雖然被秀吉勒令蟄居,但是如今正是用人之際,秀吉總不至於真的看著秀家的7個家老被自己收走一個處置2個直接癱瘓一半吧?

事實上秀家預計的16萬人只是隨行軍卒的遷徙數目,別忘了秀家還要遷徙工匠和他們的家人,雖然不至於全部遷走,但是能工巧匠及他們的家卷,在加上弘文館出來的政吏及他們的家卷,這又是不下3萬口人。

對於這部分人秀家是不可能讓他們隨意見光的,秀家打算專門開闢出一條路線,連宇喜多詮家都不知道,直接從備前岡山出發,經停紀尹和歌山、紙模鳥羽、遠江濱松,最終抵達相模三浦、上總千葉兩個集散地。

這些人除了在臨停點休息的時候會下船之外,全部經由船隻運送至關東,絕對不給他們沿途與其他大名牽扯的機會。

畢竟與此前自願跟隨秀家遷徙的軍卒家屬相比,這些工匠很多人都是被迫跟著秀家走的,甚至有人是被秀家綁著帶走的,秀家為了防止他們逃跑也算是無所不用其極了。

甚至為了完全保密,轉運這些人的也都會是秀家的岡山水軍本隊的關船和安宅船,另外就是借用琉球商隊的福船,預計每艘船可以帶走60~120人,單批次可以運走2000人左右。

船隻海運往返一次需要大約24~30日,相比陸路節約了1倍的時間,以秀家的船隊的數目預計需要運送15次,預計1年半完成。

本來十幾萬人的大遷徙就不是意見容易的事兒,秀家最初的計劃就是1年左右才能完事。

真到了最後遷徙的時候,真就不一定完全按照這4條路線走了,可以有部分人分散到每月去,沿著此前秀家家卷的腳步全程走陸路,這樣節約了不少船運的運力。

這部分人不可能很多,預計每個月3000人最多了,以村落為單位幾百人幾百人的遷徙,但是放到一整年也有3~4萬人,佔到1/5 的比例了。

到時候這邊陸路分擔了部分運力,海運的壓力就小了很多,可以抽到部分船隻加快工匠的轉運速度,說不定1年就能完成了。

其實說了這麼多,還都是秀家的計劃,都是秀家最好的期望罷了。

說到底這關乎20萬人的大遷徙到底怎麼走,秀家的心裡根本沒有底。

甚至對於吉備地區遷走了20萬人之後,這塊地怎麼安排秀家心中都沒有安排,他現在能做的不過是走一步看一步罷了。

82中文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