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是通了,悟卻未悟。”
“那您通了什麼,方便於我敘說嗎?”
秀家本。(本章未完!
第113章 悟
就是隨口一問,本以為他會回答自己“修道修道,道在人為”之類和佛教有關的話。
誰知道他語出驚人的說道“吾嘗以為無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
“現在呢?”
“現在我我依舊這麼認為,不過還要加上一句。”
“哪一句?”
“天下之勢,因漸而盛,終有敗日;天下之事,唯積乃成,方可永固。”
“何解?”
面對秀家的再次追問,以心崇傳只是雙手合十不再多言道“殿下心中早已明目。 首發更新@ ”
確實如他所說,當秀家聽到他給自己的回答時候,秀家以後世的社會見解很快就剖析出他這兩句話的意思。
他第一句話的意思是:我過去常以為天下間若是沒有等級名分,是人類的大災難;因為等級名分,是天下的根本利益所在。
換句話說他過去堅信臨濟宗的論調,天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都有了自己的未來,如果有人想要去改變那就要壓制他們,因為這些人是社會不安定的因素。
說的就是現代這群整天“我命油我不油天”,想要勝天半子的朋友們。
但是後面半句話他卻非常有意思了,解釋過來就是:天下的局勢,即便你不去管他,總有人會逐漸強盛,但是這樣的人是天下之勢早就的他,終有一天當天下大勢不再他這邊的時候,離他敗亡的日子就不遠了。
與之相反,天下的所有事情,如果是因為不斷的積累而成功的,那麼他的底子最紮實,他會一直這麼牢固下去。
以上這段話對於經歷了改開和千禧前20年大時代的秀家來說卻是感觸頗深。
你去看這20年的各種成功人物,就不由的想問,究竟是時代創造了他們,還是他們創造了時代?
有些人每次踩在風口上,利用後20年人民的高負債造就的首富神話,終究因為高槓杆的支撐不住而破滅。
有的人卻勤勤懇懇從一個小韌體開始,未戰先思敗,縱使前面幾年發展磕磕絆絆,卻避開了大部分的風險,當時代的潮水褪去,終會發現有人是穿著救生衣在游泳。
放在當下來說,秀家不得不將他的話聯想到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頭上,他們這兩個人又是不是因漸而盛的“勢”呢?
望著以心崇傳雖然低著頭卻時刻盯著自己的眼神,秀家不由的心裡犯憷,這個小和尚別看年輕但是這個天下的情況卻看得清楚。
“師傅能想到這一層著實出乎了我的預料,我認為這已經是悟而不僅僅是通了。而師傅卻自己認為是通非悟,我很好奇師傅到底在悟什麼?”
“當然是通啦。若是悟便可先明勢與積,不為其所誤。”
翻譯過來就是,想要提前分析出那些人是被時代推上去的,那些是人是勤勤懇懇一步一個腳印的,這樣才不會被前一種人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