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家又看向藤堂高虎說道“這段時間你多擔待一些,負責處理好關東軍役狀編制和檢地的事兒。這事兒可不容易,但是我還是希望能在年底前完成。”
“檢地的事兒你可以找利兵衛”秀家說著指向後面列席的唯一一個不是家老會的人說道“他的奉行能力是得到我的認可的。
由你總督檢地和軍役賬事宜,主持軍役賬編制工作,檢地的事兒由你統籌,他去執行。”
秀家說罷又對著長束正家說道“利兵衛,實在對不起,昨日的分封中沒有你的名字。畢竟你是關白殿的家臣,只是我的與力,你的知行和封地,需要之後我與關白殿下確認後再給你。”
長束正家昨天沒聽到自己的封賞其實心裡是很難過的,但是今日聽到秀家的解釋連忙說道“不要緊的殿下,臣下不會因為知行耽誤了工作的。”
秀家點了點頭對著他說道“雖說淺野和增田兩位大人被關白殿下任命主持檢地工作,但是關東面積這麼大,兩位大人必然不可能親自下場的,這方面還需要你仔細一些。
檢地的事兒好好幹,檢地之後我會和兩位大人一起幫你向關白殿下表功。”
長束正家答道:“是,多謝殿下的照顧。”
秀家又看回藤堂高虎說道“你知道為什麼我把檢地和軍役賬的事兒一起交給你一個人負責嗎?還給你派了一個能手幫你嗎?”
藤堂高虎答道:“檢地與軍役賬的編制本就相輔相成,殿下是希望我們一次齊力完成這兩件事吧?”
“答對了一部分。”秀家聽聞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看向下面的4人說道“你們應該知道關東之地實行的制度是貫高制,與本家在西國以及關白殿下通行天下的制度是有偏差的吧?”
長船貞親聽到秀家的問題,主動開口說道“確實有這樣的問題,昨日殿下分封之後,許多關東豪族後來私下裡找到我向我詢問貫高制與石高制轉換的問題,從他們的口中似乎對於實行石高制頗為不願。”
一旁的明石景親都囔道:“他們當然不願意啦!畢竟貫高制才能更方便向領民索取物資啊。
交稅是用銅錢而非物品,秋糧交稅的時候農民被刻意壓價,不然就賣不掉糧食交不上稅收,這樣無本萬利的買賣哪裡去找?”
而在上面的秀家則微微探身,向長船貞親問道“怎麼樣?下面的牴觸大不大?”
“唉~”長船貞親嘆了一口氣對著秀家說道“我能聽出來,關東本地的國人眾,對於石高制改革頗為牴觸。”
恰逢此時,一旁的明石景親也開口了,他對著秀家和長船貞親說道“主公還有一件事,您別忘了,北條家的賦稅可是4公六民啊!”
所謂貫高制,就是這塊地劃給你,你每年給我交多少銅錢,給我交多少兵員,裡面的產出是多少我領主一概不管的全包制度。
這種全包制度是從上而下的,大名包給領主,領主包給地侍、國人眾,地侍、國人眾包給農民。
農民在這塊地上種了什麼,開拓了多少荒地,上面的人壓根不會去管,只要給我交稅提供兵員就行了。
而石高制,則類似於按工算錢。而農業社會最重要的價值產物就是糧食,想要實行石高制必須要進行檢地,不然你收稅的依據在哪裡?
秀家明白他們兩人的意思,現如今關東普遍實行貫高制,就要進行檢地,可是北條家實行貫高制的徵稅標準的是4公六民,宇喜多家在關西的徵稅標準是五公五民。
而檢地卻是由下而上的,最先受損的是底層的農民和地侍,他們此前因為貫高制在完稅之外開拓的田地是相對免稅的,如今一旦進行檢地,這些田地也必須計入石高之中,要相應提供兵員和稅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