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次恐怕自己都不會想到,自己聚集起來的軍勢會潰退的這麼快。
他本以為萬事都有談的可能,但在其包圍北之莊城之後就收到了大部方面將自己指為叛逆的文書。
明明在十幾天前送到越後的文書,大坂還在竭力維護秀次和秀勝兄弟倆之間的和平,勸說兩兄弟坐下來談。
但是在秀次將軍權交給德川家康後不久,大坂這邊就發來要求討伐秀次的敕命。
“朝敵”這個已經多少年都沒有聽到的詞彙了,秀次怎麼都不願意相信,自己居然會有被指為朝敵的那一天。
他拼死抵抗了,帶著自己的2萬餘岐阜軍拼命的想要擊破北之莊城,拿下秀勝之後興師問罪。質問他憑什麼背刺自己的親兄弟。
他更不敢相信,明明就在半日之前,自己還是優勢的一方,眼看就要擊潰秀勝兵進北之莊城,但是轉眼之間2萬大軍就這麼潰散了。
自己的天下人美夢也一同破滅了。
——————————————————————————————
為了應對從越後撤兵的豐臣秀次,豐臣秀勝自己進行了極限動員,才30萬石的知行動員了整整1.2萬軍勢駐守北之莊城。
但是秀勝並沒有打算籠城拒守,他本人性格不是一個喜歡被動的人。
而且在他看來他的兵力雖然處於劣勢,但是岐阜軍必然士氣低落,他有信心一戰將秀次的岐阜軍團擊潰。
雙方沿著九龍頭川佈陣,這裡在歷史上發生過著名的九龍頭川戰役,朝倉宗滴以3000敦賀精銳大破20萬加賀一向宗。
豐臣秀勝也想要向老前輩學習,在九龍頭川擊潰他認為已經是一片烏合之眾的岐阜軍團。
可是當他與秀次隔著九龍頭川列陣的時候,卻發現似乎並不是這麼一回事,對面的岐阜軍團似乎並沒有受到此事的影響,依舊士氣高昂。
他認為這是因為秀次刻意隱瞞了訊息的緣故,故而派人在軍陣前將岐阜家被指為朝敵的訊息大肆宣揚,果然使得對面的軍陣出現一陣躁動,但是很快又安定了下來。
朝敵這個稱呼背後的政治意義,在日本歷史的數百年間早就已經傳遍天下各處,但是底層計程車兵卻對此並沒有多少在意。
因為他們不論為誰打仗都是打仗,誰打贏了都不可能對自己好一點。只有底層武士知道這背後政治意義的人才會有些懼怕。
但是好在秀次這邊的中高階武士一直在巡查于軍陣,對下級武士給予安撫。
“朝敵怎麼,足利義滿也是朝敵,織田信長也是朝敵,他們都最終得到了天下!今日沒有誰可以阻攔我們返回岐阜的道路,誰阻攔我們我們就要將他們打敗!”
秀次難得有一次戰前的鼓舞這麼勵志,他當然知道信長從頭到尾都沒有取得天下過。但是在這種環境下,要給士卒畫一個巨大的餅,才能安撫他們躁動的情緒。
秀次還縱馬來到九龍頭川岸邊對著南岸的秀勝勸說道“小吉,你我乃是親兄弟,應當同仇敵愾成就霸業。可是你卻背棄了你的兄長!
如今秀保亦在陣中,你難道想要兄弟三人骨肉相殘,讓父親和母親白髮人送黑髮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