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北政所寧寧在最近這段時間確實一直過的不太好。
雖然名義上是前往湧泉寺出家,但是實際上就是被秀吉趕了出來。乃至於後面秀吉和秀昭急死,她都是透過看管他們的豐臣旗本才知道的。
想要返回聚樂第看秀吉最後一面,但是卻被茶茶所拒絕。隨著秀昭的去世,茶茶手中還有一個拾丸,但是寧寧手中卻沒有任何的籌碼。
正所謂母憑子貴,只要有拾丸在手,茶茶就能代行家督的職權。
當然啦,寧寧是法理上秀吉所有孩子的母親,包括秀次和秀家倆人都是寧寧的孩子,拾丸也是。
作為主母當然可以同時垂簾監政,但是從歷史上的表現來看,寧寧一個鄉下出身的婦人哪裡鬥得過茶茶這個大名公主出身的女子。
坐在主座上面的寧寧對著秀家回應道:“還好你回來了,不然你我恐怕此生不能再見了。”
“母親大人多慮了”秀家對著寧寧安撫道“孫七兄長也在播磨為母親大人奮戰呢。
“此次我回來主要就是想要呼籲兩方和平,這畢竟是父親大人打下的天下,不應該因為內鬥再次回到應仁之亂後的亂局。”
寧寧聽到的秀家的回答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這些都是你們男人在管的事,我不太明白。不過八郎你向來不讓人操心的,想來你一定會處置妥當。藤吉郎的這個天下交到你的手中我也能安心了。”
秀家聽到寧寧的這個答覆,勐地抬起了頭想要辯解一下自己並不是為了天下而來的,最起碼這次不是。
但是看了看她熱切的眼神,終究不忍心在這個時候給她澆上一盆冷水。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秀家需要寧寧給自己大義的名分,這個時候和她說“不,我是打算扶持拾丸上位。”恐怕會讓寧寧更加不能接收吧。
所以秀家對著她回應道“那麼還請母親大人書寫一份書信分別交給大坂和姬路防線,勸說兩邊化干戈為玉帛。”
現在的寧寧對於秀家是極其信任的,對於秀家的邀請也邀之皆允,很快就寫了兩份書信花押之後交給了秀家。
秀家接過之後還看了一眼,寫給秀次的書信語氣相對柔和一些,言語中都是讚賞他的表現,讓他儘快回來之後與秀家一同治理天下的暢想。
而寫給大坂茶茶的書信言辭就有些激烈了,上面盡數是數落其崩壞禮制,讓豐臣兩家與之對立的職責,要讓茶茶早點認錯,接下來的將會由她北政所聯合兩位豐臣大名及五大老一同商議秀吉和秀昭的身後事及天下諸事務的處置。
怎麼看都覺得這封書信是在拱火,但是秀家也不好將這封書信退回去,只能以外交上面言辭需要再進行修飾為理由,讓下屬更改一番之後再交給寧寧花押。
小早川秀秋是寧寧的親外甥,此前與她一起被流放到湧泉寺去。現如今被帶回了京都,寧寧自然關心起姬路的兄長和自己這個外甥的出路。
秀家對其解釋道“羽柴中納言大人嚴守姬路城有功,此事我已經記錄下來,此間事了將會和朝鮮有功的大名一同封賞。想來知行翻倍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別看木下家定控制著姬路城,他的知行實際上只有2.5萬石,本城也是播磨國的湊手城。只是因為他與秀吉特殊的關係,才會被授予從三位中納言的高位,以及姬路城代的身份。
但是正如秀吉只給他2.5萬石一樣,出身農民的木下家定能力就在那裡,忠心有餘卻不足用,也只能作為親藩留守的職務,還不能沾染什麼重要職務。
過去跟隨秀吉快30年了,也才一步步加封到了2.5萬石,秀家現在直接給他翻倍到5萬石真的是狠加了一把了。
要知道他在這件事兒上是沒有一絲一毫功勞的,戰後可以獲得知行翻倍的賞賜真的是厚賞了。
但是寧寧對於秀家給出的這個籌碼並不是很滿意,她斟酌了片刻之後還是向秀家詢問道“只有5萬石嗎?”
秀家是真的加不上去了,更重要的是摸不清楚寧寧的心理價位,索性向其詢問,她所認為的木下家定應該受封多少。
誰知他直接獅子大開口說道“姬路是豐臣家重要的城池,我兄長看守姬路有功。難道不值得10萬石國主大名格的賞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