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二十九章 北政所的要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九章 北政所的要求 (1 / 3)

一輪相談之後,菊亭晴季很識相的接過了秀家遞過來的昭命,當天晚些時候就找機會離開了京都往播磨而去了。

而在菊亭晴季走後不久洛中的天皇就下達昭命:言天下騷亂久矣蓋在關白秀吉公死後,天下無人主持內政之事矣。然當下多事之秋,特命前關白近衛前久主持政事,升正二位左大臣,加權關白之職。

後陽城天皇終究還是沒有直接給近衛前久上關白的身份,或許他也在勘察周圍的情況,若是秀家的勢頭被打壓下來,他便可以順勢將近衛前久和秀家一股腦推出去。

但是近衛前久的反應速度要比天皇快很多,再他上位關白之後的第一條命令便是以二條昭良侵佔鷹司家門為理由,要求鷹司信房退還原籍。

二條昭良和鷹司信房被近衛前久這突如起來的一招搞蒙了,他想要入宮向天皇親自申辯,但是卻被秀家派在天皇身邊的護衛擋在門外。

二條昭良還以為守備禦門的是羽林家出身的護衛,情急之下更是想要衝擊御門,結果被秀家的家臣緝捕在御門之外。

近衛前久抓住機會,再參奏二條昭良一本,言其囂張跋扈,欺辱天皇及其他公卿,奏請需要嚴懲。

天皇直接在洛中下令要求二條昭良隱居,讓還籍的二條信房擔任二條家督,同時將二條家家格下降清華家以示懲戒。

這一步操作等於炸了公卿老窩,千百年來天皇家和公卿之間的平衡被打破,所謂的家格都是幾千年前祖輩們留下來的,你天皇怎麼能說動就動呢?

就要你要動,你也只能另外新加,就好似久我氏、醍醐氏那樣,怎麼動原來傳承前年的名門呢!

公卿們三五成群的聚攏在皇居之外,想要去向天皇討要說法,實際上是逼迫天皇收回成命。

由於二條昭良此刻被看押在皇居之內,宮外主持的實際上是他的兄長九條兼孝。

望著身後群情激奮的公卿們,九條兼孝一幅勝券在握的表情。他心中暗自決定不僅要讓天皇收回成命並道歉,還要讓近衛前久付出代價。

但是他殊不知這一切都是秀家在暗中運作的,此刻公卿們聚集在御門之外,正好省的秀家一個個去通知他們了。

他們在宮外等了許久,終於看到侍者帶著天皇的昭命而來,只是這份侍者帶來的昭命並不是他們所認為的那樣,而是天皇要求從清華7家中選取一家提拔為關攝家,讓大臣們提議的命令。

這份昭命剛一下達,原本跟在九條兼孝屁股後面搖旗吶喊的清華家們態度最先發生變化。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上位的渴望。

畢竟清華家尋常最高的官階不過內大臣,但關攝家卻有能登頂的機會的,而且豐臣家對關攝家、清華家的恩養條件也不一樣。

關攝家能有恩養料有500石,清華家只有300石,每年的賞賜關攝家有銅錢、金銀折價1000貫,但是清華家只有300貫。相差的700貫足以再養活一個清華家了。

所以當天皇的昭命下達,清華家門率先改變了態度,找各種理由向九條兼孝告辭。他們這是要回去運作那千載難逢的機會了。

大臣家一共兩家,分別是三條西家和四條家,三條西家是三條家庶流,看到自己大哥都走了,也就跟著走了。

四條家倒是和三條家沒有關係,關鍵和你九條家也沒多大關係啊。眼下清華家走的七七八八,下面的羽林家大多出身清華家之門,也都隨著清華家走了。

原本在御門之外喧囂著要見天皇陳情的公卿,居然隨著一紙昭命作鳥獸散,空留下剛剛在在那邊頤氣指使的九條兼孝。

這也是秀家為什麼一定要讓這個遞補名額從清華家選的原因。

若是這個名額是外來的,公卿們可能會同仇敵愾進行抗議。但是當這個名額從內部選擇的時候,就如二桃殺三士一樣,讓他們原本堅固的同盟從內部瓦解。

正式的廷議還有3日,秀家現在也沒這個功夫去管理公卿的事兒,此刻的他正在收拾出來的二條城內面見以為極其重要的人物。

“孩兒八郎,見過母親大人。”秀家向著坐在御階主座上的女人行大禮說道,在他右邊下手的是一位青年俊美的武士。

這位夫人正是秀家名義上的母親,秀吉的正室夫人北政所寧寧。而在她下手的英俊武士是被她特批坐在那邊的外甥小早川秀秋。

“孩兒不孝,讓母親大人受驚了。”儘管北政所已經讓秀家起身,但是秀家依舊謙卑的向其表達歉意道“孩兒來晚了,萬幸母親大人無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