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警捕的工作,在人員編制上依舊秀家軍制的行伍制度,以5人為一個單位由1名搏打帶著4名岡引負責捉拿和巡邏。
在搏打之上的就是由稍高一級的武士同心眾擔任的【警捕】身份了,這就相當於小隊長的職位,一般一名警捕會管理2~3隊個搏打小隊。
只是因為同心的身份特殊,他們屬於豐春小朝廷下面的官吏,由藤堂高虎、立原久綱等家老眾管轄和任命,並不是由秋上久家這個兵備家老或者樞密院直接管理任命的。
這也是無形之中對掌管兵備的家老分權的安排。
算上流民,豐春家領內有150萬人口,但是擔任警捕工作人數,即便算上同心眾也不過6800多人,基本上是1名警官管理220人,這樣的治安管理比例只能說得上是堪堪夠用。
教育永遠是文明開化的前提,你永遠不要奢望古代沒有受過教育的小民懂什麼道德和規矩,能活下去就是他們對這個世界認知最大的規矩。
因此在秀家對豐春家統治的這些年中,一直在嘗試著提高警捕占人口的比例,只是一直受限於資金的問題一直放緩罷了。
果不其然,在秋上久在介紹完在役人數之後便又一次向秀家提出,想要增加警捕人數的想法。
自從天下和平以來,武士存在最大的目標戰爭已經消減了很多,武士們的生存壓力是很大的。
秀家將小領的土地全部收了回來直接管理,每年給他們發放祿米,但是這些收入過去戰爭的時候不夠他們生活,現在和平了肯定更加不夠了。
過去戰爭的時候,他們尚且可以從戰場上獲取戰利品,但是隨著戰爭的結束,武士們生活的來源除了每年固定的祿米之外,就是能在豐春家找到一份鐵飯碗的工作了。
奉行、與力都是大領旗本和大家族掌控的地方,就算是同心眾也不是普通的小武士可以擁有的,搏打身份說不上多尊貴,月銀也不過1貫文,說不上太多,但也已經是一份不錯的補貼收入來源了。
要不是岡引不能佩刀,這對武士來說簡直就是羞辱,僅僅是岡引一個月500文的津貼也一定會讓武士老爺們趨之若鶩。
事實上正因為下級武士生活的確實不咋樣,秋上久家才會一再向秀家提出想要擴大搏打數量的想法。
但是一旦擴大了搏打的數量,那麼相應的岡引數量也要擴大。別看增加一名搏打一年只不過是多了12貫文罷了,要知道他的後面還有4個年俸6貫的岡引在呢。
增加到一定的數量,他們上面同心的警捕數量也要增加,每一名同心的月俸是1.2貫文~1.5貫文。
也就是增加一個搏打的編制,實際上年俸的支出是增加了36貫文的支出,搏打增加100名,算上同心警捕的增設,實際支出年俸超4000貫文。
一名岡引一個月只有500文的津貼算多嗎?一名搏打一個月只有1貫文的月銀算多嗎?
答桉是岡引的津貼收入一定是不足的,因為就算你去豐春城築城做工,又活著去利根川修築水壩岸堤,每名民夫每年需要服役2個月的勞役,服役完成之後可以獲得1貫文的補貼,對應的就是每月500文。
但是若是你選擇朝期服役,比如一些石匠和木匠因為有自己的一技之長,一直都是超期服役的存在,豐春家會按照每人/上工每日給出50~100文的津貼,換算出來就是每個月可以獲得1.5貫文~3貫文。
但是這些勞動都是要付出體力的,而岡引的主要工作除了訓練,就是巡邏、捉捕盜匪一起日常的防火工作,相對來說會輕鬆一些。
關鍵工程這事兒不是年年都有,也不是一直都輪得到你,但是當上了岡引就等於有了鐵飯碗,只要不犯錯政府不會炒了你。
因此自從警捕制度施行以來,岡引一直都是底層百姓踴躍報名的地方。
當然啦,秀家很清楚一個月500文錢根本他們不夠幹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