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六十二章 高山右近的請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二章 高山右近的請求 (2 / 3)

你甚至可以將贊岐看成平原版的“青藏高原”,如果不是海平面不高,必然是和青藏高原一樣,成為農業發展的禁忌之地。

與之相對的就是阿波了,同樣也是受制於四國山脈,將太平洋暖流帶來的大量雨水留在了阿波,而西面的土佐山脈又從西面堵住了雨水,形成了一個喇叭口形狀的阿波。

再舉一個例子,新疆伊犁州就是一個喇叭口,是新疆稍有的水草豐美的膏腴之地。

而阿波因為北側四國山脈,西側土佐山脈的賜福,使得這裡成了四國稍有的肥地,經過數百年的開發之後,石高已經不弱於近畿其他領國。

要知道現在的伯耆,都是大山火山噴發形成的陸地,地質都是鹼性難以生產的石灰岩,地裡的產出真的不足,相對而言阿波真的算是天堂了,也難怪高山右近會動心了。

或許也是以己度人,高山右近會覺得秀家也看上了四國僅有的膏腴之地——阿波,但是秀家畢竟不可能整個吃下來,但凡能喝點湯對自己也是好的。

可惜他終究還是想錯了,身處高層的秀家明白,秀吉是絕對不會同意把阿波賞賜給自己的。

這裡畢竟是毗鄰近畿、大阪的戰略要地,秀吉必然會將其分封給信得過的家臣鎮守。

歷史上這個人選是蜂須賀正勝,此人本是木曾川沿岸的國人眾兼職水匪,因為幫助秀吉修築墨俁城而出仕織田信長,在秀吉被受封小浜12萬石後作為寄騎交給秀吉,算是秀吉發家的元老人物。

如今由於蝴蝶的翅膀煽動,蜂須賀正勝被指派給羽柴秀次擔任副官,自然不可能再獲得阿波,這也是秀家主動推出淺野長政的原因。

畢竟阿波之地至死都不可能為秀家所有,與其被秀吉拿去賞賜給一個陌生人,秀家還不如用作順水人情充實身邊人的勢力。

要知道淺野長政乃是寧寧的從兄,是寧寧僅有的外戚力量,秀家既然已經決定靠近尾張派,淺野長政這個人情不僅是給其本人的,更多的是在給寧寧立投名狀。

相對而言,同一陣營的大名待在自己身邊,秀家能些許安心一些。

此時淺野長政是石高是3萬6000石,憑藉四國之功,秀家有信心將它提高至10萬石以上。

阿波此時的表高在18萬石左右,此前已經作為戰略計劃將十河存保轉封阿波,並給予6/7萬石的知行,淺野長政加上十河存保剛剛好分完,恐怕已經沒有餘地轉封高山右近了。

當然米子城是伯耆重要要塞,是堵在毛利家山陰一線的重要城池,假設秀家真的轉封去了關東,米子城就能成為拖延毛利軍隊的重要城堡,甚至可能成為伯耆的大津城。

無論出於什麼考慮,秀家都必須將其抓在手中,使之成為類似於大津、上田城的存在。

對於秀家而言,高山右近確實不是一個合格的釘子,歷史上1587年,由於九州天主教之亂,秀吉下達切支丹追放令。由於高山右近拒絕改信,最終被沒收領土流放出去。

與其到時候米子城被當做籌碼重新安排,不如此時此刻就將它作為封賞的安排賞賜給有功之臣,使之掌握在秀家控制之下。

因此,高山右近確實必須要被轉封,但是所在地不能是阿波,只能在伊予土佐進行安置。

倒是高山右近的請求轉封提醒了秀家,如今山田家減封已成定局,如果可以乘機讓山田家轉封,那麼伯耆就有超過8萬石的領地成為無主之地,拿來安置重臣最合適不過。

至此秀家已經打定主意,讓伯耆國內的兩家大名挪窩至四國去,自己儘可能的控制伯耆一國,即便為此放棄四國的土地也在所不惜。

當然現在伯耆是一塊爛地,過去作為豪族共治的地盤,盤踞著大大小小的豪族勢力,即便是山田直重都只能選擇聯姻的方式對他們軟處理,以圖平穩控制新領。

高山右近的做法就激進的多了,還記得他從攝津轉封時候帶的1萬多切支丹民眾嗎?

高山右近以宗教為武器,以這些民眾為核心,透過煽動底層民眾信仰崛起推翻或控制此前盤踞在各自領地的豪族。

如今米子領下,大名盡信切支丹,多個城下町都設有教堂,更有南蠻神父舉行彌撒,信仰切支丹的民眾不下2萬餘人,儼然一副地上神國之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