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三十二章 毛利與島津的三城反覆爭奪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二章 毛利與島津的三城反覆爭奪戰 (3 / 3)

而被救出的筑紫家眾人,則被與其相熟的立花宗茂、高橋統增一行人安頓下來。

而且現在已經是半夜了,即便眾人想要有所行動都不行了,眾人發了一通牢騷,聽毛利輝元講了一些鼓勵的話就各自散去。

第二日一早,毛利輝元再次指揮軍勢向三城攻去,又是一日的激戰後才把城堪堪奪還,但是晚上島津家故技重施,趁著夜色又將三城奪還。

在三城經歷了兩次來回爭奪之後,毛利輝元才知道對面的島津家原來正的不好惹,但是大話已經和秀家說出了口,不把城奪回來面子上過不去。

於是在休息了兩日後,又向三城攻去,此次攻城毛利輝元投入了更多的部隊,在把城奪下後就地修築城砦固守,絲毫不給島津家夜襲奪還的機會。

可是三成經歷了多次爭奪戰,城防早就已經破爛不堪,島津忠長覺得繼續在這三成投入兵力收益不大,於是並沒有派人再進攻。

毛利輝元花盡心思才拿下三成,卻發現三城已經不堪守備,可是秀家馬上就要回去迎接秀吉,為了自己的面子,也為了給秀吉那邊一個好印象,他強令白日進攻的部隊就地駐紮增築城防,決然不肯把三城再還回去。

其實對於毛利輝元和秀吉來說,這三城的是與非對自己根本沒有多少意義,為了一個所謂的面子就投入人力物力去修築城防和駐守,多少有些形式主義的成分在。

反倒是島津忠長比較務實,在他看來三城已經盡到了自己的價值,也就不再糾結一城一地的得與失。

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毛利與島津在筑後國御原郡的戰事陷入一種詭異的寧靜,兩軍非常默契的以現有的城池為陣線恢復了和平。

天正十五年三月七日,在豐臣秀吉已經於二月二十六日自大坂出陣,天下各大名齊聚豐國的訊息。

毛利輝元將巖屋城一線的守備工作交給了雖然隱退但是依舊參陣老臣熊谷信直之後,帶著本部旗本1000餘人,跟隨秀家的大軍從巖屋城返回小倉。

沿途遇到了從古處幾城返回的小早川隆景所部,在軍勢的包圍中秀家注意到一個一襲素衣的男子,身後跟著一排同樣身穿素衣的男男女老少。

在日本這樣的素衣不是尋常穿的,通常只有家中長輩去世表達哀思的情緒和表明自己的死志時候才會穿在身上。

從這身行頭來看,這行人應該是秋月種實及他的加入沒差了。

為此秀家還特意詢問了一下小早川隆景秋月種實的情況,原來在受到小早川隆景轉達秀家要求無條件投降的條件後,秋月種實的不願意的。

畢竟你豐臣秀家打我是很有一手,但是這不是一樣被島津忠長堵在了筑後一個多月不得寸進嗎?在他看來只要堅守下去未嘗沒有和秀吉談判的可能。

但是在前幾日,他又透過小早川隆景收到了豐臣秀吉即將來到九州,所領軍勢超過20萬人的訊息。

秋月種實就一個九州大名,長這麼大沒出國九州的地盤,在他的認知裡過去的大友和島津家能聚集出5、6萬人已經非常強盛了。

而現在這個來自京都的關白居然聚集了5倍於島津的實力,這已經超過了秋月種實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抵抗意識徹底崩塌了。

因此才有了他們全家素衣出城的橋段。

但是在他們古處幾城開城後,小早川隆景僅僅來得及控制古處幾城周邊的幾處城池,對於再筑前山脈另一側的杉本城來還不及控制就被反應過來的島津忠長奪走。

至三月十日,大軍穩步回到小倉城下,此刻這裡已經成了豐臣軍在九州的大本營,整個小倉平原密密麻麻全部被營壘塞滿,即便是農田都被臨時規劃成了軍營,絲毫找不到落腳的地方。

又因為當時人對衛生的概念非常單薄,十幾萬人聚集在小倉城下,使得這裡的臭味離得老遠都能問道。

秀家與小早川隆景所領的南九州方面軍,此次征討筑前只不過是臨時為之,並不編組在秀吉的軍陣麾下。

因此軍勢在小倉短暫停留之後,除了秀家、隆景等大名留在小倉城迎接秀吉到來外,他們麾下的軍勢由家老帶領繼續開赴豐後府內城修整,同時準備對日向島津義弘的戰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