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花道雪毫無疑問是後大友時代的扛鼎人物,現如今大友家在筑前和豐後兩面面對島津的攻侵,筑前這邊之所以還能支撐正是因為有立花道雪和高橋紹運倆人的緣故。
早在天正13年(1585年)1月,秋月種實、筑紫廣門在島津家的示意下,就已經合兵攻向巖屋、寶滿城,好在在家臣屋山種速、村山日向守、平井市助、伊藤源右衛門等將領的活躍下漂亮的防守了城池。
但是緊隨其後龍造寺家晴、鍋島直茂又與同年2月在柳川城起兵,率軍5千出戰佈陣於高良山南方的西牟田。
至此在筑前北方有秋月種實、長野鎮展、草野鎮永、城井鎮房、千手氏、星野氏、問注所氏等國人施加壓力,南方有龍造寺家晴、鍋島直茂等筑後肥前大名監視,筑前的大友軍陷入困境。
等到2月中旬肥前、筑前、筑後、豐前聯合軍共集結3萬餘大軍近逼高良山。龍造寺軍於4月18日以後藤家信率筑紫廣門、波多親、高木左馬助8千人於筑後川壓迫。
面對這種局勢,大友軍在回合了豐後援軍之後總兵力才將將達到9800人,還不得不分兵應對。
經過商議,決定以朽網鑑康一隊往西牟田與北方軍勢對峙,而道雪和紹運則於高良山西北方的筑後川和寶滿川交接處的小森野一地佈陣。
高橋紹運以家臣伊藤總右衛門、福田民部少輔5百兵為誘餌,假裝不敵筑紫廣門、後藤家信及龍造寺軍開始後退。
南軍以為戰事已定,開始追討首級,誰承想此時高橋紹運以其家臣萩尾治種、成富左衛門率領1500人從龍造寺軍側面筆直突入造成其勢虛弱,後藤、筑紫無法阻止軍勢崩壞兵卒竄逃。
立花道雪亦帥兵3千兵迂迴至北野村從側面攻擊,追擊渡過筑後川至肥前鳥棲、十三部野一帶,此戰僅記錄在案的被討取的披甲武士就有187名嗎,被稱為小森野之戰。
大友軍趁勢追擊,又在十三部野之戰中,討取披甲武士297人。
但是大友家所面臨的局勢並沒有因此改觀。
僅僅過了2個月,4月23日,龍造寺家晴、筑紫廣門又率1萬6千餘後備兵力進攻高良山,於高良川沿堤防分五段軍勢。
雙方在此爆發祇園原之戰,戰鬥當中,用於800門鐵炮的龍造寺軍,反而因為己方的鐵炮高強度射擊而產生的煙霧阻擋了視線。
最終使得立花道雪率軍繞襲成功,龍造寺軍潰散直至中軍,龍造寺家晴、筑紫廣門無法控制敗勢,帥軍遁走。
至此,南方的威脅才算暫時解除,立花道雪和高橋紹運倆人開始轉而對付北方的秋月種實。
秋月種實本來和立花道雪等人一樣是大友家的重臣,但是在大友宗麟耳川之戰後與龍造寺隆信一樣選擇背離大友家。
可惜他運氣沒有龍造寺隆信那麼好,龍造寺隆信周圍都是軟柿子使得他可以快速崛起,而秋月種實所在的筑前邊上就有立花道雪和高橋紹運倆人。
最終結果就是啥果子都沒摘到,反而替龍造寺隆信吸引了最初的火力,最後還不得不再次降服大友家。
只是現如今局勢易形了,大友家優勢不再,筑前一國只有少資料點還在大友家統治之下,立花道雪和高橋紹運所能運作的軍力不超過5000眾。
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開始在立石山附近對峙,就在這個時候,立花道雪在陣中病倒,軍醫救治不利後被送回高橋家居城滿寶山城修養,大友家最後一次平定筑前的機會就此失去。
根據歷史的軌跡,立花道雪會在9月病死,大友家的局勢開始出現不可逆的衰退,最終在高橋紹運戰死之後,大友家徹底失去抵抗的可能。
聽完了柘植三之丞的描述,秀家基本瞭解了九州的局勢,將應酬之事交由戶川秀安準備之後,繼續向柘植三之丞詢問道“還有什麼事情嗎?”
“有的,殿下要我關注的德川家關於信濃的征討情況,我剛收到訊息,北條與德川之間原本已經簽訂的合議條約,交出沼田為條件合議的條件,被真田昌幸拒絕了。
並且有訊息說,真田家已經轉投上杉家,並且向上杉送去了人質。德川與上杉之間很可能就要發生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