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根本不需要秀家特別強調,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他們哪裡還有顏面來見秀家,或許會直接選擇切腹自盡。
至於另一面代表全軍的軍旗,秀家目前還沒有想好交給誰持有。
秀家很高興花房正幸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三幅陣旗的製作,誰知花房正幸還有禮物準備獻給秀家,他讓其子花房正成帶著下屬捧著許多白布來到秀家嗎,面前展開,居然是多面長3米寬1米的大陣旗。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等只能製作出長流陣旗3面,還請殿下贖罪。”花房正幸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對於秀家而言,花房正幸已經超額完成了任務,秀家感謝還來不及呢,又怎麼會怪罪呢。
秀家考慮片刻對著花房正幸說道“既然目前只製作出了三面,就先賜予青龍、朱雀、白虎三隊常備吧,他們畢竟是本家的中堅,每次戰鬥都衝鋒在前,由他們持有三面旗幟能更好的宣揚本家的正義性。”
秀家的想法得到了花房正幸的贊同,順勢讚揚三隊常備說道“青龍、朱雀兩備久經沙場,又有秋上久家和高山氏宗兩位虎將統領,如今受賜‘五三桐紋’定會如虎添翼,而白虎備乃新設立之常備,所員多為贊岐之人,如今能被大人賜予‘五三桐紋’更能體現殿下對贊岐國眾一視同仁之心。”
“殿下能考慮如此深遠,老臣也可以放心隱退了”花房正幸說道這裡語氣又有一絲落寞,但是隨即又向秀家獻上一份大禮“又七郎,把靠旗拿過來。”
聽到自己父親吩咐的花房正成轉身帶著花房家的武士下去,不多時十幾人各捧著一捧白色布料前來,由於天色漸暗看不甚清楚,只能由花房正幸主動介紹道
“殿下,這是幾位畫師在手熟之後為殿下趕製出來的靠旗,由於時間的關係只趕製出了100餘面,如今特來獻給殿下。”
隨著花房正幸語音落下,花房正成在秀家面前展開其中一面,卻是一面長約1米,寬40厘米左右的旗幟,其上也畫著五三桐紋。
秀家沒有想到居然還能有意外之喜,從座上走下,捧起一面靠旗,仔細端詳片刻由於時間和圖案大小的關係,桐花的底部鏤空處理的很粗糙,但是整體效果還是不錯的,秀家非常滿意。
“這段時間你讓幾位畫師儘可能的趕製出來,將這些靠旗送到贊岐三隻常備手中,讓小隊長和組長插在身後,我們宇喜多軍可是代表天皇的蝗軍啊!”秀家高興的說道。
其實目前的旗幟並不是很多,僅僅趕製出100餘面,想要全軍替換下來是不可能的,而秀家的旗本眾、侍從隊在戰場上多使用五顏六色的母衣,是用不到這些靠旗的。
而在宇喜多軍中,從小隊長以下皆揹負旗指物,這些數量稀少的靠旗自然由小隊長開始揹負。
秀家想法不錯,殊不知“五三桐紋”的下次已經在家內引發了現象級的潮流,秀家直屬部隊中最貼心的侍從隊(150人)和旗本眾(500人)也不管什麼武士傳統布傳統的了,早就備好了插靠旗的竹筒,都正眼巴巴的等著要這些靠旗替換自己的母衣呢。
如今秀家沒有第一時間將靠旗下發給他們反而由傳言要賜予別人,讓他們的內心有些難受,竟然由數人前來秀家面前請求下賜靠旗。
秀家考慮片刻就同意了他們的要求,既然此前三隊常備將要被賜予長流陣旗,那面靠旗之事確實不宜過度偏袒,秀家決定將這些靠旗下賜給侍從隊和旗本眾,持旗眾及小各隊長優先揹負。
靠旗不夠怎麼辦?在宇喜多家學堂學習多年的侍從隊諸人親自下場,依葫蘆畫瓢的臨摹起來,儘管細節畫的不盡如人意,但是畢竟不是主要的旗幟,平時武家的家紋旗幟也多由下級足輕、武士自己製作,總之人數上來了看著唬人就對了。
天正十二年(1584年)9月12日,備前的天空風和日麗,整個瀨戶內海水紋也頗為平和,卻見岡山町外長槍如林、甲士如山,居然由數千士卒聚集再次,等待秀家的到來。
沒錯,今天就是最後一批軍士前往贊岐的日子,秀家作為軍事主管隨同最後一批士卒前往四國,此事還在城下町的僅有青龍、朱雀、火器三隊常備,御野這隻直屬備隊及秀家的旗本眾、侍從隊還沒有轉運過去了。
秀家早早的趕到岡山町下碼頭,為全軍做誓師大會,與秀家一同到來的還有作為全軍陣代大將的花房正幸,而作為先鋒大將的岡利勝早在兩天前就到了高松城,為秀家暫時統領在四國集結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