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冽姑娘看不下去了,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手帕,不算好看,但甚是乾淨,遞給陳九,皺眉道:“你拿這個擦吧?”
青衫客倒是沒有半點不好意思,徑直接過,嗅了兩下,皺眉道:“這麼香?你擱上面撒藥呢?”
周賢小臉微紅,在月色下不是很看得清,姑娘抱胸噘嘴道:“體香不知道?”
陳九拿著手帕,微微皺眉,狐疑看著姑娘,“就你?”
清冽姑娘眉頭是越皺越深,捏緊小拳頭,朝著陳九揮了揮,“老子給你兩拳。”
得了,都是跟著陳九學得。
青衫客摸了一把臉,將手帕還給周賢,打了個噴嚏,抽了抽鼻子,“誰在想我?”
清冽姑娘翻了個白眼,“我在咒你。”
兩人這般拌嘴,已是日常了。
周賢本來站著不說話時,挺好的一個清冽姑娘,現在卻是越漸“出言不遜”了,其中大半都是陳九的功勞,起到了言傳身教的重要作用。
青衫客朝著周賢說了聲再見,於月色下緩步登山了,涼風襲來,墨竹青衫飄起,陳九突然回頭,青眸望向姑娘,一臉嚴肅,“別愛我,沒結果……”
清冽姑娘直接打斷,搶先道:“老子給你來兩拳!”
她還晃了晃小拳頭。
陳九搖了下頭,真不該教的,這下好了,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父。
青衫客轉身,緩步登梯。
清冽姑娘等著他走遠了,哼了一口氣,腦袋一晃,撇開齊眉流海,身子搖呀搖,回了學宮。
她進了學堂邊上的一間小屋,點起燈燭,昏黃燈光充斥小屋內,姑娘就拿起一本聖賢書,細心研讀。
學宮之中,大多的學問修行都是為天地立意,所以讀書人打架,都是依靠天地之勢。
儒家之仁,便是對天地,有大小。
大修士於天地之間有大因果,便是大仁,反之亦然。
此方天地,因為儒家仁政,秩序已經比上古時代好上許多了,只是說到底,還是不夠,遠遠沒有達到儒家立教老祖期望的樣子。
但接下來的儒家聖人卻不敢更近一步。
讀書人修士是為天地立意,大修士於天地因果大,一旦被儒家斬殺,便是天地之悲歌,儒家牽連因果,修行路上或多或少都要多些挫折。
挫折多了,便要引起天下讀書人的不滿,外邊大修士敵視,內憂外患。
如若改革,便是要使得那鐵血手段,以儒家三十二聖人領頭,請道教十二大天官協同,定製嚴律,哪個大修士敢有反對之意,便徑直斬殺,不顧天地之意,要殺得天下大修士膽寒!
長此以往,千年以後,天下秩序絕對要好上不止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