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老爺的任務異常的順利完成,郭老爺的目的也終於達到,皆大歡喜,兩老頭這才完全放下心事心情愉悅的暢談,至於以後若干事情的細節,那是郭大路和崔茵茵事情了,家主嘛,高屋建瓴把握大方向就行了,錙銖必較那是家主該乾的事嗎?丟不起那個人。
到下午晚些時候,關係近的商家也提前來了,到的都是各家的大掌櫃。說實話,郭家之前就一鄉下小地主,除了左近的崔、李兩家比較熟悉以外,跟那些大商傢什麼的基本沒啥往來,再往大了算,也就因為郭老爺是秀才,有幾個同窗,曾經還有點淡淡的影響力,但多年過去同窗也是各過個都少有聯絡,過去的交情也就所剩無幾了,最多就是在縣衙混了個臉熟,縣太爺知道自己治下的郭村有這麼號人物而已。
國人雖然自古講究關係人情的重要性,但那得看所處在什麼樣的環境,郭家幾輩人都是靠地裡產出維持的,所有的行為就是圍繞周邊的地主和自家佃戶活動的,這樣自給自足封建小經濟迴圈的生活環境還能指望什麼?和外邊的世界根本就沒有交集,管你天翻地覆有自家一文錢的事嗎?
也就是從郭大路要求在府城開了“郭家供銷社”以後,這才跟各路的商家有了大量的來往,郭家的名聲也就是從那時起才開始傳了出去。自然在這過程中,郭老爺也就認識了幾個對脾胃的大掌櫃,透過交流和生意往來,慢慢的相互建立起了比較穩固的信用,這關係自然就比其他商家要近一些。
現在到的這幾家就是這樣的情況,時間提前,這顯得親近不見外,禮物不重要,來的人必須是大掌櫃本人,這就給足了郭家面子。
郭大路就被郭老爺帶著開始當他的吉祥物,來一波就見禮作揖一遍,還要恭敬的反覆聽著各種誇獎之詞,並同時自謙。
“聚寶號”蘇掌櫃,其主營的就是各種奇珍異寶,這一年來跟郭家的供銷社可沒少打交道,買走郭家的各種新奇奢侈品,賣給郭家玉器寶石等等。
“四海商行”韓掌櫃,其主營的是紡織行,針織刺繡這些,主要是為郭家供貨的,繡紋百褶裙、金絲蜀繡等等。
“恆順號”杜掌櫃,主營的是生藥行,買賣藥材的,主要是為郭家提供高品質的名貴中藥材。
“乾順號”李掌櫃,主營的木器行,也是為郭家供貨的,當然就是各種實木純手工傢俱之類的。
“德隆商行”趙掌櫃,主營貴重雜貨,實際走的西域一線,等於做的國際貿易。
“祥福記”邵掌櫃,主營陶瓷行,郭大路裝逼和銷售的瓷器基本來自這家。
“鑫豐號”黃掌櫃,主營貴重雜貨,實際向南走的海路,面向南洋。
“盛德昌商行”錢掌櫃,主營民生百貨,普通量大的生活用品。
一下午郭大路啥也沒幹哪也沒去,就忙著接待陸續到來的八家親近的大掌櫃了,年紀都比郭大路多兩圈,叔伯輩的,一點不敢怠慢。
這些大掌櫃的身份,相當於各商行地區總經理的地位,手裡掌握的資金量都是以十萬兩計的,自然不可能隨隨便便的丟下手上的事情隨意的去遊玩,能耗費幾天的時間,去郭家參加這麼個小輩的成人典禮,足以證明對郭家的重視和自家商行的態度誠意了。
雖然沒有商量著同路,但都是掐著時間從府城過來的,前後到達的時間也相差不大,迎接寒暄過後大廳就坐,都是老熟人,共同語言也有,一邊喝茶一邊聊天,同時也修酣一下坐長途馬車勞累的身體。
等幾位大掌櫃緩過勁,差不多一杯茶喝清的時間,基本已到酉時,郭老爺就吩咐酒宴開席,八個掌櫃加上崔老爺郭老爺剛好十個人湊齊一桌,飯桌是郭大路從現代專門帶過去的大玻璃轉盤圓桌。傳統的飯桌都是方形的八仙桌,一張桌子坐八個人,這就不好安客了,當然圓桌也有,但是面積都比較小,桌子大了對面的菜不是吃不到...現在有了帶轉盤的桌子這問題就不存在了。
現代的產品不管質量怎麼樣,首先在設計上人性化這一點,那是歷來都沒法比較的,物質匱乏的年代,有東西用就不錯了,你還想怎的?東西設計的生硬是吧,簡單,使用的人去適應習慣啊,人是活得噻,東西再彆扭最後都是能習慣使用的嘛!
現代的產品都多的賣不掉了,你敢設計不合理!也簡單,老子不買行不!就不信所有的生產廠家都搞不來人性化的東西。
所以一到餐廳內,一眾大掌櫃就對這張大桌面上帶著小桌面的桌子表示出極大的好奇,最主要是玻璃面兒的,這桌子估計得不少錢了...郭家拿這樣一張桌子來招待大夥兒吃飯,這待遇可就高了去了。
上菜之後,掌櫃們又開了眼了,來自天南地北東海西域的食材被廚子烹調的色香味俱全,更難得的是,這些食材全被做成了川菜系的味道菜餚。
別想欺負人家八個大掌櫃沒見識,在這時代人家可算是貨真價實的見多識廣,桌上的很多東西都吃過,但這樣一次性的弄這麼周全,八位掌櫃表示自嘆弗如,辦不到,特別是海鮮,在蜀中吃到海里的鮮貨,從未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