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螢幕裡,《臺下十年功》這幾個字消失後,帷幕便緩緩拉開。
一開場,便有鑼鼓聲響。
杜斌從後面一步步走上前來,抬頭挺胸,身兒板正,每一步的間距,似乎都是完全一致的。
這裡頭,是要功底在的。
他一轉身,便瞪著雙眸,這裡頭,是帶著他所要飾演的戲曲角色的神態的。。
另外三位導演只看了這一幕,就有點驚著了。
“戲曲?”
“喜劇?”
方婕和李棟樑,可是經歷過戲曲輝煌的時代的。
二人都是在現場看過角兒的表演的。
“膽子很肥啊。”二人在心中做出評價。
戲曲,是有著極為嚴謹的節奏的。
唱腔的板眼、氣口,唱詞的合韻…有太多講究的地方了。
而喜劇,有時候就是不講究,甚至是無厘頭。
二者結合,想要讓觀眾看得舒服,讓懂戲曲的人也喜歡,會很難很難!
這需要細節上有著諸多的打磨。
可時間是有限的。
他們不覺得一個經驗不算特別豐富的年輕導演,能面面俱到,做的很好。
但他們又看得出,這個叫杜斌的演員,是真的有功底在的。
因此,不管他們是否看好,至少好奇心都被勾起來了。
…
在《臺下十年功》的第一處場景裡,舞臺背景上貼著幾個大字《一年一度亮活大賽》。
好像是個表演才藝的綜藝節目現場。
在戲曲的配樂聲中,杜斌走到話筒前,他的眼神,動作,都很到位,開始唱道:“【一見公主盜令箭…】“
才唱了這麼幾個字,就有一個女聲傳出:“來來,打斷一下啊。杜斌,你除了京劇,還會點別的才藝嗎?”
杜斌依舊擺著剛才唱戲時的姿勢,認真得道:“我還能再漲一個調!“
不知為何,觀眾已經開始覺得有趣了。
人物性格在這短短一句話裡,其實就凸顯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