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鑼密鼓的排練,就這樣開始了。
陳才和杜斌也開始切身感受到駱墨在片場的嚴肅。
短短兩天時間,就讓陳才不止一次冒出過一個念頭:“要不我還是滾回公司唱歌吧?“
然而,也就是心裡想想而已。
在這幾天高強度的工作下,這個小年輕最大的精神支撐,那就是短暫的休息時間裡,與同公司的新人們炫耀,自己要和駱總監合作了。
他不是傻子,知道這個機會有多麼的寶貴。。
“只要練不死,就往死裡練!“
至於杜斌那邊,倒是給駱墨帶來了不少驚喜。
“是他的演技的確不賴,還是真情流露,對於劇本的代入感夠強?”駱墨心想。
這部短片,難度最大的就是最後的昇華部分,這裡頭有著一定的小反轉,也有著核心與立意的體現。
他對於演員的微表情,神態,眼神,甚至是喘息,都有著極高的要求。
可杜斌卻能表現的非常好。
好到駱墨都不想讓他把這個部分演第二次。
他怕演的多了,人就麻木了,這種感覺和狀態就不在了。
說真的,駱墨先前也在猶豫,究竟挑選哪個喜劇劇本比較好。
但由於喜劇的特殊性,或許量身定製的確會更輕鬆一些。
就好比你就算給出一部星爺的劇本,普通人也演不了。
這是有事實依據的,當年也有很多導演想捧一些人,來取代周星馳,可最終的結果呢?
哪怕是一些後來獲獎極多的影帝級演員,也做不到這一點。
比如渣渣輝。
駱墨給陳才和杜斌的劇本,叫《臺下十年功》。
出自一檔綜藝節目,叫《一年一度喜劇大賽》。
這是一個讓作為導師的黃渤,徐崢,於和偉等人,都讚不絕口的作品。
馬東更是讚譽,覺得這個劇本再稍加打磨,完全可以登上更大更大的舞臺。
你說它是喜劇,那沒錯。
因為很多比較精巧的設計,讓大量的觀眾捧腹大笑。
可是別忘了一句很多人耳熟能詳的話語一—喜劇的核心是悲劇。
這個作品說不上是悲劇,但它絕對能賺夠觀眾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