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定策於廟堂,精兵悍將奮戰於前線,到了次年(鹹平五年,1002)3月,終於被李繼遷攻陷了戰略要地——靈州,李繼遷遂改靈州為「西平府」。
靈州,即今天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境內,這裡「西據賀蘭之雄,東臨黃河之險,北控河套,南控慶涼」,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但凡在西北有事,靈州必定是熱點城市,靈州之於西北,好比幽州之於東北,劍門之於川蜀。靈州是河西走廊的重要咽喉,控扼著絲綢之路。
從李繼遷將其改名「西平府」就可以窺見其下一步戰
略野心:西域。夏州勢力已經與西南的吐蕃接壤,共同組成了一道厚實的城牆,將中原勢力結結實實地堵在關東。
這對於宋朝來說是頗為致命的。真宗不敢怠慢,當即派出三路大軍,包括剛剛平定蜀亂的石普、秦翰等悍將一股腦調到西北,抵禦夏州李繼遷的侵襲。
禍不單行,同樣是在這個月(1002年3月),遼國人又雙叒叕來了。這一次掛帥南下的,是遼國北府宰相蕭繼遠,也是中原人民的老朋友了。
4月1日,遼國首戰告捷,由文班太保達裡底於梁門擊敗宋軍,繼而幽州總司令、國舅爺蕭撻凜於泰州大破宋軍。
兩戰兩勝,蕭太后見好就收,攜戰利所得凱旋而還。
如之前一樣,遼國的軍事行動基本延續了遊牧民族的光榮傳統,以剽掠為主,不貪戀土地和殺戮,搶錢搶糧搶娘們,但不搶地盤。
宋朝禍不單行,遼國卻是喜上加喜。正當凱旋的遼國將士們歡歌宴飲,暢享勝利的喜悅的時候,夏州方面派來使者,彙報攻佔宋朝靈州之喜訊;鐵驪遣使來貢;高麗遣使來貢,非常有誠意地獻上了高麗全國地圖,將山川地理如實標註;女真遣使來貢;渤海、越裡吉等五部來貢……
在帝國西北面,佔領靈州後的李繼遷率兩萬部眾圍攻麟州。麟州若失陷,將大大壓縮府州的戰略空間,而府州又是堅定地抗遼前沿陣地,是中原牽制遼國和夏州勢力的重要突出部,其戰略地位非同小可。
真宗高度重視西北戰事,調發河東兵支援前線;同時又向環州、慶州方面調兵,防止李繼遷向內地滲透。
李繼遷四面圍城,猛攻五日。麟州知州衛居實招募敢死隊,縋城而出,發動突襲,大破西夏兵,李繼遷被迫解圍而去。
麟州保住了。
連年的內外戰爭使得宋朝兵力緊缺,真宗下詔徵募河南丁壯。群臣建議河北地區也要招募一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嘛。
真宗故作矜持,說之前在河北募兵的時候,朕就有言在先,許諾永遠不再徵兵了(永不充軍),這才幾年呀,這不是自己打臉嘛。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剛過不到兩個月,真宗以大局為重,不得不打臉,「募河北丁壯」。
至此,真宗即位剛五年,就接連遭遇遼國南牧、夏州蠶食、川蜀內亂……值此山河破碎、百姓凋敝之際,倘若君臣一心、同仇敵愾,也許還能慢慢恢復。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廟堂之上的勾心鬥角絲毫不輸疆場上的刀光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