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五代十國往事> 第1013章 自衛與反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13章 自衛與反擊 (2 / 3)

「他還敢還手,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在趙光義的耳中,一直迴盪著幽州的歌聲,「你可知南京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幽州被遼國納入版圖後,就被命名為「南京」,是遼國的五京之一。

10月,大宋重整旗鼓,再次北伐,在河北鎮州、定州及關南地區屯集重兵。巧了,遼國也有動作,「將南伐,祭旗鼓」。好比街頭兩位壯漢互毆,剛一推搡就被拉開,互相不服氣,高聲問候對方祖宗十八代,然後再次扭打到一起。

11月,趙光義安頓好內部事務後,再次御駕親征。

這一次的預設戰場是著名的瓦橋關,這裡是中原與幽州勢力爭鋒的必爭之地,在本書前半部分,只要幽州勢力如「劉窟頭」劉仁恭等搞事情,雙方就要在瓦橋關附近爆發決定性戰役,柴榮「北定三關」後,瓦橋關被中原收復,更名為「雄州」,也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雄安新區。

遼國人還管這裡叫瓦橋關,而宋史則記載為雄州。為了方便敘述和記憶,後文將沿用「瓦橋關」的稱呼,並不代表政治立場。

其實這一戰仍可視作遼國人的報復性軍事打擊,根據史料記載,遼國更主動一些,如「將南伐,祭旗鼓」,而大宋則是「備契丹也」。遼國大舉南侵,目標是瓦橋關,大宋提前得到了情報,所以重兵屯駐且皇帝御駕親征。

遼軍佔領了瓦橋關外的龍灣堤,宋將荊嗣率領一千勇士發起進攻,與之爭奪,正巧有個監軍宦官出城閱兵添亂,被遼軍重重包圍,荊嗣率部前往營救,殺了個七進七出,斬殺遼國騎兵七百餘人,直殺得廢寢忘食流連忘返,於是當夜幕降臨的時候,荊嗣失聯了……

城外是遼軍的地盤,荊嗣只帶領著數百勇士,他們已經激戰一天,極度疲睏,又在黑夜中迷失方向,各個方向全是數不盡的契丹散騎……

突圍!可是,往哪個方向突圍呢?

反正是突圍,從哪兒出去不一樣啊?老子就從正面突圍了,老子打得就是精銳!

荊嗣三擂戰鼓,率部突圍,經過一番鏖戰,終於成功抵達……莫州附近。

有的突圍也叫逃跑,而有的人——比如荊嗣同志,他的突圍叫進攻,換個戰場而已。在莫州城外,他們看到了遼軍紮下的營盤,

「這不是巧了嘛這不是,上!」

荊嗣率領一百多人用斧頭砍翻了遼軍的望樓,也就是大營門口的瞭望樓,「咔嚓」一頓削,斧頭幫

搞拆遷,一路火光帶閃電,順手還砍了五十顆契丹人頭。

遼軍手忙腳亂,退到界河搶修浮橋,準備後撤,哪知道死神代言人荊嗣又追了上來,虎入羊群一般,又是一通亂砍亂殺,俘斬無數。在遼將蕭幹、耶律痕德的增援下,荊嗣才撤退。

遼軍驚魂未定,奏報說遭遇宋軍夜襲……他們不知道,這只是一支迷路的宋軍小分隊本著「來都來了」的精神,順手做的一點兒業餘愛好。

荊嗣,生卒年均不詳,他的爺爺叫荊延福,荊延福有位親弟弟,叫荊罕儒。

瓦橋關前線,遼將耶律休哥旗開得勝,大破宋軍;宋軍退至南岸,沿河設防,耶律休哥涉水強攻,再敗宋軍;宋軍退至莫州,耶律休哥緊咬不鬆口,「殺傷甚眾」;宋軍稍加整頓之後發起反擊,結果「宋兵復來,擊之殆盡」,幾乎被耶律休哥全殲……

於是遼軍鞭敲金蹬響,齊奏凱歌還。12月1日,遼景宗耶律賢拜耶律休哥為「于越」,大賞三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