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五代十國往事> 第766章 巔峰時刻(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66章 巔峰時刻(下) (2 / 2)

然而南唐卻像極了一切渣,“下次一定。”

說實,李璟並非不想履行諾,而是福州戰事牽扯了南唐的絕大部分精,實在分身乏術。但不管怎麼,南唐在契丹滅晉的過程,扮演了看客。

現,契丹成功,南唐在道義上先輸一,在日後的外交中處於不利地位。

其,南唐與契丹的友好關,是建立在共同的敵人的基礎,中原王朝既是雙方的戰略緩,又是友好親密的紐,如,兩國之間失去了友好合作的基,卻增加了利益衝突、軍事摩擦、政治對抗的風險。朋友與敵人的轉換正在悄然發生。

….

本章未,請點選下一頁繼續

契丹派使者出訪南,通告滅晉事,這次外交訪問在史籍上有著多種截然不同的記,都非常有意思:

《十國春秋》:“是月(947年2月,契丹以滅晉來告,且請會盟於境,辭不赴。”

“會盟於境上,翻譯翻,什麼叫“會盟於境上”?給我TM的翻譯翻,什麼TM的叫TM的“會盟於境上”!

古人非常含,無論是威脅恐嚇還是詆譭辱,也要講究儒,即便宣,也不會爹孃祖宗的爆粗,比如曹操吞併了荊州之,給孫權寫,“今治水軍八十萬,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我們梳理了南唐在外交上的被動和軍事、政治上的危機之,再看這句“會盟於境上,,仔細品。

當,《江南野史》和馬令版《南唐書》卻對這次“會盟”有著獨到的記載:

“契丹遣二使來,曰晉少主逆命背約……將冊君為中原,嗣主曰:‘孤守江,社稷已固…,已而嘆曰‘閩役憊,其能抗衡中國,?”

大意是遼太宗耶律德光派來兩位使,向李璟解釋說之所以滅,是因為石重貴是大渣,而自己其實非常希望恢復大唐與契丹的關,既然李璟同志是大唐宗,那就請李璟當中原之,恢復盛唐疆域……然後李璟謙虛地說自己能治理好淮南就知足,如果耶律德光真的不忘先好、緬懷大唐的,就請他善待中原的百,至於其它,自己就不敢奢望了。隨後又感嘆說自己其實是因為身陷福州戰,所以無力問鼎中原。

毋庸置,這是強行往李璟臉上貼金。不多解,看一眼《遼史》、《資治通鑑》等權威史,就會知道這段記載有多麼的荒唐、多麼的自戀!簡直臭不可,何止是臭不可聞,簡直就是臭不可聞。

對於契丹“會盟於境上”的邀,李璟婉言謝,派工部郎中張易(《江南野史》記載是兵部尚書賈,馬令版《南唐書》記載是兵部侍郎賈潭)回,先對契丹滅晉表示祝,隨後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身為李唐宗,請允許我派人到長安修復皇陵。

如李璟的感,他是陷入福州戰事而無力問鼎中,但他可以以這種方式在中原刷一遍存在,告訴長安乃至整個中原的遺老遺少:大唐沒亡!李唐宗室在淮南站穩了腳,今天回來修,明天就回來坐殿!

對此要,契丹斷然拒絕。

契丹滅,使得那些曾經得罪過契丹的人心有餘,他們選。&n

擇了出逃避,例如密州刺史皇甫暉、棣州刺史王建,他們逃過淮,投奔南,淮河北岸許多不願臣服於契丹的民兵、游擊隊也紛紛表示願意接受南唐的招安。

南唐朝廷內部因此又湧現出一大批“主戰派,他們以韓熙載為代,韓熙載上疏稱現在是復興大唐的最佳時,因為契丹雖然消滅後,但在中原缺乏群眾基,文武將帥和普通百姓的反抗情緒高,契丹勢必不能久,此時北伐順天應,大業可,如果錯過機,中原必定會湧現一位抗遼領,他將整合反遼力,並最終統一中,到那,南唐又會面臨一個北方勁敵。 無\./錯\./更\./新`.w`.a`.p`.`.c`.o`.m

韓熙載的預言非常精,當月(2月,河東節度使劉知遠高舉反遼義,4個月,入主汴州。

李璟及群臣非常認可韓熙載的說,但福州戰事讓他們有心無,只能錯失良機。

當時間來到3,吳越國再派援軍抵達福州南面的白蝦浦。

喜歡五代十國往事

南無臭蛋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