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希範襲位後,毫不掩飾對袁氏的厭惡,陳氏則母以子貴,也對袁氏心懷怨恨,這令袁氏惶惶不可終日。
而馬希聲的同母弟馬希旺,此時身居侍衛總指揮(親從都指揮使),自然成為馬希範的眼中釘、肉中刺,於是總給馬希旺穿小鞋。
袁氏明白,馬希範已經動了殺機,於是主動找馬希範,表示馬希旺願意辭官出家為道。馬希範斷然拒絕了一半,准許他辭職,但不準出家。馬希旺從此被軟禁,竹屋草門,明崗暗哨24小時無差別盯梢,禁止他與任何人來往。
不久之後,袁氏憂憤而死。袁氏死後,馬希旺亦憂憤而死(是憂憤而死,還是被馬希範送走,不得而知)。
馬希旺死後,馬希範又把目光放在了另一個弟弟——馬希杲身上。
馬希杲時為桂州靜江軍節度使、同平章事,為人和善,在桂州頗有善政,百姓有口皆碑。然而他的美好政聲卻引起了馬希範的猜忌。桂州監軍裴仁煦迎合主意,向馬希範打小報告,說馬希杲收買軍心,意圖不軌,在桂州即將尾大不掉。
人們總是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馬希範對馬希杲圖謀不軌的說法信以為真。正當思考該怎麼收拾他的時候,邊境傳來好訊息:南漢入侵!前文有云,南漢入侵南楚的蒙州、桂州。
於是,馬希範讓自己的同母弟馬希廣留守潭州,自己則親率五千精銳部隊,打著抵禦南漢侵略的旗號,名正言順地奔向桂州。
馬希杲母子感受到了空前的恐懼,知道馬希範此行名為除外亂、實為除內患。馬希杲的生母華氏主動出迎,在全義嶺截住馬希範的部隊。
華氏向馬希範做了深刻的檢討,說道:“馬希杲愚蠢無能,治理無方,以致敵人入侵邊境,還煩勞殿下親自出徵,這也是我教子無方的罪過。希望殿下削奪我的封邑,讓我回去打掃宮殿,以贖馬希杲之罪。”
有五千精銳部隊撐腰的馬希範,斷然不可能被幾句苦情戲騙走,馬希範見招拆招,也打出感情牌,說道:“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希杲弟弟了,又聽說他能力優異、品行出眾,所以想來親自看看,沒有別的意思。”
南漢軍隊聽到馬希範親征後,立即從蒙州撤退。邊境危機解除,馬希範順勢將馬希杲調離桂州,安置在朗州,以就近監視。
是金子到哪兒都發光。馬希杲在朗州依舊深受當地百姓愛戴,頗有政聲。馬希範聽說後,非常不高興,數次派人或明或暗地窺伺馬希杲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
馬希杲很恐懼,於是上疏聲稱自己患病,無法繼續堅守工作崗位,請求辭職回家養病。在政治上向哥哥馬希範徹底投降。
馬希範照例不批准,下達撫慰詔書,勸解寬慰,“我離不開你,人民離不開你,請你務必堅持工作,為人民服務……另外,你不是病了嘛,好說,我幫你治。”馬希範為馬希杲派去了醫療團隊,然後將他毒死。
朗州人民深感痛惜。
馬希範在得知中原天子石重貴同樣驕奢淫逸、追求享樂的訊息後,便投其所好,不斷地向後晉呈獻珍玩,以求後晉給自己加個“都元帥”的頭銜。
石重貴感慨天涯何處覓知音,沒想到在那遙遠的湖南,自己竟然有位知己,於是在946年9月17日下詔,任命馬希範為“諸道兵馬都元帥”。
馬希範還沒等把詔書捂熱,就接到一個晴天霹靂:12月,契丹人俘虜石重貴,後晉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