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五代十國往事> 第725章 諸馬爭槽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25章 諸馬爭槽3 (1 / 2)

面對馬希範的種種荒唐做法,朝中亦有正義言官直言勸諫。

比如開國元勳拓跋恆同志。拓跋恆不是鮮卑族人,他本姓“元”,為了避諱(馬殷的父親馬元豐)而改,只是不明白為何如此另類。拓跋恆很早之前就追隨馬殷,為馬殷出謀劃策,為南楚的創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馬希範開府的時候,以拓跋恆、廖匡圖等十八人為天策府學士,其中拓跋恆排名在第一位。

拓跋恆見馬希範如此腐化墮落,忍不住上疏勸諫,說殿下您自幼生長在深宮之中,沒有經歷過父輩們的歷練,身不知稼穡之勞、耳不聞戰鼓之音,整天就在雕樑畫棟的宮殿裡,尋歡作樂,不思進取,酒池肉林,紙醉金迷,眼看國庫就要被揮霍一空,您不但不知收斂,反而橫徵暴斂、賣官鬻爵;

如今,我們強敵環繞,淮南是我們的世仇之國;南漢亦有吞噬我們的野心;荊南日夜監視我們的一舉一動;西部群蠻也在等到我們鬆懈。俗話說,足寒傷心,民怨傷國……

在上疏最後,拓跋恆懇請馬希範取消苛捐雜稅、停止大興土木,否則一旦發生不好的事情,將被鄰國恥笑。

馬希範看後非常生氣。對此不作回答。

拓跋恆乾脆親自來找馬希範,要跟他當面講一講。

馬希範一聽是他來了,急忙吩咐門衛:別讓他進來,我不想看見他。

拓跋恆在門外等了很久,還是被拒絕接見。最後,拓跋恆搖頭嘆息,對門衛說道:“大王任性,不聽忠言,我看馬家就要大禍臨頭了!”

馬希範聽說後,更加生氣,傳出命令:我這輩子再也不見他了!

丁思瑾,原為馬殷部將,很有才略,他也上疏勸諫,說先王從一介小兵,白手起家,九死一生,歷經千難萬險才創立下這片基業,有地數千裡、養兵十萬,今天子蒙塵(指晉遼大戰),您應當出兵荊襄,進京勤王,已成齊桓公、晉文公之霸業!而您現在呢?耗國用而窮土木,聲色犬馬!

馬希範大怒,下令免除丁思瑾的一切官職爵位。

丁思瑾也豁出去了,瞋目直視(這在當時是死罪),狠狠瞪著馬希範,半天,從牙縫裡擠出一句話,“孺子終不可教也!”

回家之後,丁思瑾無比落寞,他悲憤地對家人說:“孔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意思是君子最怕死的時候沒有留下一個好名聲。現在,天下大亂而我不能立功,難道是貪戀這幾間破房子嗎?”

家人勸慰,而丁思瑾已經閉上眼睛,不再說話,只有滾滾熱淚從眼角默默流下。他懷念先王馬殷,懷念並肩作戰、建功立業的日子,他不願看到幼主沉淪,更不願看到馬氏基業毀於一旦,而那一天很快就會到來。他,實在不忍心親眼目睹。

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丁思瑾帶著無限的悔恨和不甘,自殺身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