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五代十國往事> 第724章 諸馬爭槽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24章 諸馬爭槽2 (1 / 2)

1,南漢率先發難,於公元936年4月,派軍進攻南楚治下的蒙州(今廣西蒙山縣)、桂州(今廣西桂林)。馬希範御駕親征,南漢軍隊撤退。馬希範親征還有另一個目的,稍後解釋。

2,939年8月,後蜀溪州刺史彭仕然勾結湖南境內的蠻夷一萬多人,進攻南楚治下的辰州、澧州,並上疏後蜀孟昶,請求派軍支援。

這次軍事行動是封疆大吏的個人行為,沒有獲得官方認可,孟昶予以了拒絕。原因不是想維持蜀楚關係,而是因為路途遙遠且道路崎嶇,即便攻佔,也難以進行有效控制,得不償失。

馬希範派大將劉勍、廖匡齊支援。最終廖匡齊戰死,彭仕然派兒子彭師暠向南楚投降。

請注意這位彭師暠,他與許德勳的兒子形成了鮮明對比。雖然彭師暠是作為人質羈押在潭州,但他日後卻是南楚為數不多的忠臣,他的忠義氣節打動了敵人。

此戰之後,馬希範上疏後晉,表奏彭仕然為溪州刺史、劉勍為錦州刺史。至此,西面的蠻夷各部落紛紛歸附於南楚。

馬希範“性剛愎,好以誇大為事”。

據說他曾得罪過桑維翰,據《三楚新錄》記載,桑維翰在未得志時,曾拜謁過馬希範,向他要錢。馬希範見桑維翰長得像怪胎,說話又荒唐,竟然當場笑翻(絕倒而笑之),然後像打發乞丐一樣,扔給他數百貫鉅款。桑維翰很傷自尊,沒有撿錢,甩袖子離去。

後來桑維翰成為後晉宰相,馬希範也成為南楚統治者。後晉封賞馬希範的時候,桑維翰竭力勸阻,“奏削去半仗”。

此事飽受質疑,宋朝的史學家就認為這是對桑維翰的故意抹黑。

馬希範雖然被削去了一半的儀仗,但在南楚境內,他仍然是閉門天子,儀仗制度皆按天子規格。

在戰勝溪州諸蠻後,馬希範宣稱自己是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裔,為此不惜耗費五千斤銅,仿照歷史上著名的“馬援銅柱”鑄造了一根高一丈二尺的銅柱,豎立在溪州。該銅柱被稱為“溪州銅柱”,於1961年3月4日被我國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於湖南省永順縣芙蓉鎮“王村湘西民俗風光館”。

馬希範大興土木,興建天策府,於府內修建一座“九龍殿”,用名貴的沉香木雕刻了八條長達百尺的龍,八條龍分別盤繞在八根柱子上,龍頭全都趨捧向中央,在正中間,就是馬希範的寶座,這就是“九龍殿”的真正含義,第九條龍就是馬希範本人。

每天登殿之前,先派人在龍的腹中焚香,煙氣從龍的嘴裡徐徐冒出,如同口吐煙氣,九龍殿宛若仙境。

史籍評論說“諸侯王之奢僭,未有如此之盛也。”

馬希範還下令鑄造了超大號的長槍巨矛,全用金片包裹,由身材魁梧的武士拿著,極具觀賞價值,但根本無法使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