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末年的這次血腥政變中,劉承祐和“群小幫”顯然是主謀,他們不僅沒有跟文官集團的蘇逢吉商量,甚至沒有跟“舅族幫”達成一致,在“舅族幫”中,只有李業參與其中,而透過李洪建、李洪義的表現,可以明顯感覺到他們也對這次政變頗為擔心。
也正是這種擔心和搖擺,導致了後漢的快速滅亡。
懷揣密詔的孟業抵達澶州,告之李洪義行動計劃:先在澶州殺王殷,再去魏州殺郭威、王峻。
李洪義震驚恐懼,思前想後,認為此事一定不能成功,於是就親自帶著孟業和密詔來到王殷面前,把朝廷的毒計和盤托出。
王殷大驚,當即把孟業囚禁,隨後派副手陳光穗攜帶密詔快馬加鞭,呈遞給郭威過目。
郭威當時正與王峻討論軍事,忽然得到這份密詔,立刻返回總指揮部。按照史籍的記載,郭威的行動相當迅速,以至於來不及跟身邊的王峻解釋。
在此之前,郭威已經得到了史弘肇、楊邠等人被誅殺的訊息,心神不安,神情惘然,繼而見自己也在死亡名單之上,他知道,自己要被逼上梁山了。
郭威把密詔拿給心腹謀士魏仁浦,問道:“這其中必有誤會,肯定是有小人陷害,我打算回京面聖,親自向皇帝解釋清楚。依先生之見,如何呀?”
魏仁浦悲憤交加,潸然淚下,“大帥您是國之棟樑,德高望重,受人敬仰,如今手握重兵、身居要鎮,被小人構陷,豈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的?事已至此,大帥難道要坐以待斃嗎?”
郭威當然不會束手就擒,可他沒有足夠的底氣來對抗“聖旨”。因為自己手下將士們的家屬全在汴州,一來有中央紅標頭檔案的加持,二來有人質制約,誰能保證手下將士們對自己的絕對忠心?
魏仁浦微微一笑,“這好辦,這份聖旨的最終解釋權在您這兒。您別說密詔只殺您和王峻,而說是把魏州將士們全體屠殺,以激怒將士。”
二人相視一笑。
隨後,郭威召集手下諸將。
郭威深情地望著他們,留下了兩行熱淚,開始憶往昔、嘆今朝,暢享未來:“我從一介小兵做起,盡心輔佐先帝。承蒙先帝抬愛,屢屢提拔,使我與史弘肇、楊邠及在座諸公能工同心協力,盡心竭力,終於打下了這片江山。然而,今天忽有詔書傳來,說咱們魏州將士有謀反之心,要將我們全部屠殺。要不然,你們先砍了我的腦袋,然後去皇上那裡自證清白,享受榮華富貴去吧。”
部將們“嘩啦”跪倒一片,痛哭流涕,爭先說道:“這一定不是皇上的意思,肯定是左右奸臣小人矯詔,如果讓這幫人掌握了大權,國家必亡!為了江山社稷,您也不能死在這一紙詔書上,千載之後,還揹負叛逆的罵名。我們願意跟隨您回京師,清君側!”
這時候,翰林天文趙修己站了出來,“大帥,與其白白送死,不如遵從大家的意見,率軍南下,這是上天賜給您的機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