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這位暫時主持鎮州事務的白再榮。
用句文雅的詞來形容白再榮,那就是“竊國大盜”。起義爆發時,他畏首畏尾、縮頭烏龜,起義成功時,他卻將勝利果實據為己有。
白再榮貪婪殘暴,猜忌部下,生怕他們將勝利果實分走。禁軍將領王饒擔心自己的部隊被他吞併,便以得了足疾為由,駐紮東門樓,劃地自守。司天監趙延乂與二人都有不錯的私交,於是出面調解,總算沒有發生內訌火併。
白再榮控制了鎮州後,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派兵包圍了李崧、和凝的家,因為他認為二人久居相位,一定非常富有,所以打算搶奪。李崧、和凝非常懂事,立刻主動獻出全部家產,只求放一條生路。
白再榮得到他們的全部家產後,擔心二人將來會報復,於是仍然打算殺人滅口。李轂聽說後,急忙跑到白再榮面前,斥責道:“國家破敗至此,聖主(指石重貴)蒙塵,你們這些軍人手握兵權,不去救援,今日損失了三千人,只不過是驅逐了一個蠻夷將領,這難道是你一個人的功勞?剛剛趕走蠻酋,就要誅殺宰相,萬一新君(劉知遠)追究擅殺宰相的大罪,你擔當的起碼?”
白再榮這才打消了殺人滅口的想法。隨後,他又要以補貼軍需為由,搜刮鎮州百姓的財產,又是被李轂竭力勸阻。
高官殺不得,百姓動不得……白再榮搜腸刮肚,終於找到了一條合理合法的生財之路,他把那些曾經替契丹人做過事的人抓起來,扣上“漢奸”的帽子,沒收全部財產,塞進自己的腰包。
在契丹人手下做事,就算“漢奸”嗎?如果算的話,那他白再榮也算一個。
白再榮的貪婪殘暴絲毫不遜色於耶律麻荅,於是,鎮州人給白再榮起了一個外號——白麻荅。
隨著耶律麻荅棄守鎮州,楊袞、楊安的援軍逃走,李殷投誠,在邢州負隅頑抗的劉鐸自知大勢已去,於是宣佈投降,歸順劉知遠。
洺州前線的薛懷讓給劉鐸寫信,說自己奉詔追擊契丹,請劉鐸同志予以配合。隨後率領大軍從洺州馳赴邢州。
劉鐸開啟城門,熱烈歡迎。薛懷讓進城之後,立刻將劉鐸誅殺,隨後上奏劉知遠,說是自己攻克了邢州,擊斃劉鐸。
劉知遠知道其中原委,卻不予追究,就以薛懷讓的說辭作為官方報道。
劉知遠下詔,正式委任白再榮為鎮州成德軍留後。直到一年之後,才直到了當初鎮州起義的真相,於是才任命何福進為曹州防禦使,李榮為博州刺史。
當魏州杜重威叛亂訊息傳到荊南,高從誨興奮異常,於是出動數千水師,攻擊襄州,被襄州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審琦擊敗;高從誨不死心,於是重新集結力量,轉而進攻潁州,這次更沒面子,被潁州刺史擊敗。
堂堂“十國”之一的割據政權,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好歹也是一“國”,節度使打不過,連一個地方小刺史都打不過。
高從誨一怒之下,宣佈與後漢斷交,然後分別向淮南、後蜀稱臣。
“高賴子”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搞笑擔當。父子兩代人為這個殘酷黑暗的時代提供了無法計數的幽默笑料,使整個歷史更加立體豐滿,噁心別人、噁心自己、成全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