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五代十國往事> 第632章 喧賓奪主平魏州4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32章 喧賓奪主平魏州4 (1 / 2)

在地獄模式的開局中,劉知遠努力平衡各方勢力,在暗流湧動中走鋼絲。

活人要照顧地面面俱到,就連死人也要雨露均霑。大量後唐、後晉時代的風雲人物都得到了追贈,其中不乏飽受爭議、甚至是飽受詬病之人,例如郭崇韜、安重誨、朱友謙、朱守殷、桑維翰、景延廣、楊光遠、馮贇、康義誠、王思同、藥彥稠、安重進、安重榮……

總之,不管您是哪朝哪代的爺,都是我劉知遠的爺。

在征討魏州期間,劉知遠確立了“漢初四相”的人選:蘇逢吉、蘇禹珪、竇貞固、李濤。“二蘇”是劉知遠的嫡系,竇貞固是劉知遠的老同事,二人曾同在石敬瑭手下共事,感情甚好。在議定宰相人選時,“二蘇”與竇貞固直接被劉知遠內定,他問蘇逢吉:“除了竇貞固,還有誰能當宰相?”

蘇逢吉跟翰林學士李濤是好朋友,於是向劉知遠推薦李濤,“從前,在‘張彥澤巨案’中,只有李濤不惜犯上,頂撞皇上,堅決要求誅殺張彥澤。陛下當時在太原,不是也表示非常敬佩他嗎?依我看,李濤文采飛揚、才學出眾,且為人耿直忠正,可以勝任宰相!”

劉知遠略微沉吟,雖然李濤頗有威望,然而他品級太低,如果驟升宰相,恐怕不太合適。這時候,魏州前線傳來了不和諧的聲音。

高行周與慕容彥超領兵討伐魏州。慕容彥超主張立即攻城,而高行周則主張圍而不攻。二人爭執不下,互不相讓,誰也無法說服誰。

高行周與杜重威是兒女親家,高行周之女嫁給杜重威之子。於是,慕容彥超就以此為把柄,說高行周因私廢公,投鼠忌器,故意縱敵,不肯討伐叛軍杜重威。

前線兩位統帥鬧不和,劉知遠非常焦慮,打算御駕親征。巧了,李濤在這個時候上疏,建議劉知遠御駕親征。

劉知遠當即大為歡喜,“竟然跟我想的一樣!”認定李濤具有全域性觀,是塊兒當宰相的材料。

於是,李濤就被劉知遠任命為宰相。隨後,劉知遠下詔,御駕親征!

劉知遠留下皇太子劉承訓為汴州留守,自己率領大軍,去往澶、魏前線。

到達前線後,劉知遠住進了高行周的大營。因為慕容彥超是劉知遠同母異父的親弟弟,屬於“自家人”,自家人與外人(高行周)吵架鬧矛盾,劉知遠當然要在表面上親近外人,做個高姿態。

高行周向劉知遠分析戰場局勢,說魏州城池高大堅固,不宜強攻,城中糧草儲備尚存,守軍戰鬥力不容輕視,如果現在急於強攻,就是讓將士們白白送死。不如圍而不攻,等城裡的糧草斷絕,必然自行崩潰。

劉知遠認為言之有理,於是就要採納高行周的建議。

然而慕容彥超仗借自己是皇上的親弟弟,總找機會給高行周穿小鞋,不停地欺負他。

高行周向宰相們哭訴自己的遭遇,甚至雙手捧起糞土,塞入嘴裡,以表示自己悽慘的處境和有口難言之狀。

蘇逢吉、楊邠等秘密將這一情況奏報劉知遠。

一邊是親弟弟,一邊是勞苦功高的愛將,劉知遠只能從中和稀泥,讓蘇逢吉、楊邠等幫忙從中斡旋調解。

在圍城前,杜重威曾對外宣稱:只要劉知遠來到城下,我就投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