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後,劉知遠果然入主汴州,控制了中原。高從誨投機成功,於是派使節去汴州祝賀劉知遠同志登基稱帝,並送去豐厚的賀喜禮物,同時提醒劉知遠該兌現曾經的諾言了。
劉知遠對高從誨表示了由衷的感謝,並對割讓郢州的請求婉言謝絕。
可把“高賴子”高從誨氣壞了,“劉知遠,你真是個無賴!”隨後便宣佈與後漢政權斷交,轉而向後蜀、南唐稱臣。
然而與中原斷交是傷敵八千、自損一萬。中原可以離開荊南,但荊南絕對離不開中原。荊南的經濟繁榮主要得益於與中原的通商貿易,所以高從誨與中原王朝斷交的結果是導致自己“境內貧乏”,於是派使節向後漢賠禮道歉,“大哥,我錯了。”
“乞修職貢,進漢金器二百兩,銀器千兩,細錦五十錠,繡錦六銖,霞羅二百錠,龍腦香二斤。”
後漢朝廷下詔撫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哥原諒你了。”
5,黃粱一夢
當耶律德光在汴州宣佈登基時,天下最失落、最惆悵的人,恐怕非趙延壽莫屬了。耶律德光曾經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在推翻後晉之後,冊封他為中原之主,替契丹人看管中原漢地。
此前,耶律德光想殺杜重威的降兵時,趙延壽就婉轉地提醒過耶律德光,說您早晚要帶著契丹雄師返回草原,肯定需要一個熟悉中原漢制的、在中原漢人心目中又有那麼一點點聲望的、對契丹忠心耿耿的人——比如我,幫您看管中原漢地。
耶律德光也婉轉地向趙延壽表示:誰說我一定要回草原的?朕做得草原之主,便做得中原之主,朕要自己治理中原漢地。
趙延壽不敢多言,只好乖乖等著。
等來等去,耶律德光果然自己當了中原之主。趙延壽很不甘心,託宰相李崧替他傳話:既然陛下您要自己受累當中原皇帝,那我也不敢再說啥了,只是……您能不能封我當太子?我耐心等著,等您百年之後,我再替契丹賣力……
耶律德光哭笑不得,於是讓李崧幫忙帶話:“我跟趙延壽的關係槓槓的,就算讓我割一塊兒肉給他,我都願意。但是,皇太子嘛,必須是皇上的兒子呀,趙延壽跟我再親近,也不可能當契丹皇太子呀。”
為了安撫趙延壽的情緒,耶律德光命首席謀士張礪給趙延壽草擬官職,給他榮華富貴也就是了。
大遼把鎮州升格為中京,於是張礪就草擬趙延壽為“大丞相,錄尚書事,樞密使,中京留守,都督中外諸軍事”,呈報給耶律德光過目。
耶律德光提筆把“錄尚書事”和“都督中外諸軍事”給抹掉,也就是把趙延壽的實權刪除,只給一大堆沒有實際權力的空頭銜。
趙延壽心有不甘但不敢有所動作,直至耶律德光突然病逝,趙延壽便萌生了割據稱雄的野心,對外聲稱自己奉耶律德光遺詔,命自己“權知南朝軍國事”,調動鎮州軍隊,打算以鎮州為革命根據地,繼而統一中原。
然而趙延壽的陰謀很快就被耶律阮平息下去。幾年後,趙延壽被幽禁致死。
6,最大的挑戰——劉知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