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五代十國往事> 第585章 馮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85章 馮玉 (1 / 2)

杜重威請求移鎮到魏州。

首先,魏州相對靠南,可以躲避契丹人的鋒芒;

其次,魏州魏博軍也是擁有二百多年曆史的河朔重鎮,跟鎮州的政治地位不相上下;

最後,鎮州人民已經被他榨乾了,成窮鬼了,沒什麼油水兒可榨了。

石重貴完全同意。杜重威移鎮魏州。

朝廷派殿中監王欽祚代理鎮州事務。當時朝廷下令全國強徵糧食,王欽祚欣然發現鎮州尚存有杜重威沒來得及帶走的糧食十餘萬斛,於是王欽祚就把這批糧食登記造冊,奏報朝廷。

按理說,杜重威已經答應給朝廷進獻十萬斛糧食、二十萬捆草料,如今也算是還債了。豈料杜重威大怒若狂,上疏伸冤,說我又沒犯罪,王欽祚憑什麼抄我的家!

杜重威是屬貔貅的,只進不出,凡是經他手的東西,就姓杜了。

石重貴於是命令王欽祚歸還那批糧食,還額外賜給杜重威大量賞賜,算是精神損失費。

石重貴毫無底線地偏袒杜重威,最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作自受,後文將會呈獻杜重威對石重貴的報答。

石重貴與自己的小嬸馮氏不恥人倫,在石敬瑭屍骨未寒的時候就在靈堂不可描述。石重貴專寵馮氏,並將馮氏的哥哥馮玉提拔進核心權力圈。

馮玉先被任命為中書舍人、知制誥,就是幫皇帝起草詔書,然而馮玉根本認不了幾個字,看書還看不下來呢,寫啥書呀。不過這也無妨,石重貴同樣安排了高手帶飛,由另一位中書舍人殷鵬當他的槍手,大舅子馮玉躺平刷經驗。

既然馮玉“不知書”,為何偏要讓他進翰林院知制誥呢,給他安排其他工作不好嗎?

這是因為,中書舍人、知制誥、端明殿學士是進入中央最高權力機構的綠色通道。如果是在其他部門、其他崗位,如各部的員外郎、侍郎等,都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即便有人帶飛,也要一步一個腳印,順次升遷。

而端明殿學士等,理論上是不需要有相關工作經驗的。其崗位特點是品級不高、工資待遇不高,但可以接觸到皇帝,並參與國家大事的討論,他們的意見甚至可以左右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與修改。

這套制度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有效防止權臣著手遮天、架空皇帝。這個崗位的要求通常是進士及第中的佼佼者,他們往往書生意氣、耿直忠正,有健康的理想和端正的信念,工作起來一絲不苟、認真嚴苛。

皇帝把他們拉進核心權力圈,跟他們商討國家大事,分掉權臣們的權力。他們的崗位特點就是“小官管大事”,如果權臣們想進入該圈子,拋開學歷不談,起碼的一個入圈條件就是放棄手中的高官厚祿、放棄令人垂涎的實權,踏踏實實做一個基層公務員,這是權勢熏天的政壇大佬們所不會接受的。

而這些大學士們也因級別低、沒有實權(只是提建議),所以也不會對皇權產生威脅。

如此一來,有實力的無法進入決策層,進入決策層的沒實力,皇權永固萬萬年。

這套制度看似完美無瑕,但也存在一個邏輯上的BUG,那就是皇帝擁有最終解釋權。誰能進入這個圈子,皇帝說了算;圈子裡的建議能否被採納,皇帝說了算。也就是說,如果皇帝開明,那麼一切完美,而如果皇帝昏暗,那麼皇帝就會為所欲為,偏聽偏信、親小人而遠賢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