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張彥澤得寸進尺,竟然上疏向石敬瑭索要張式,還赤裸裸地威脅朝廷,“如果我得不到張式,一切不堪設想的後果由朝廷負責!(彥澤若不得張式,恐致不測)”
石敬瑭竟然就乖乖地下詔,把張式交還給了張彥澤。
得到張式後,張彥澤殘忍地將張式肢解。張式有位漂亮的妻子,張彥澤肢解張式後,立即將其霸佔。
於是,這就有了上文提到的,新春佳節,張式的父親張鐸詣闕鳴冤告御狀。石敬瑭就讓王周接替張彥澤回中央,其實王周剛剛被任命為河陽節度使才七天,就被移鎮到了涇州。
張彥澤捲鋪蓋卷,一路東行,當走到陝州的時候,遇到了一位老部下,楊洪。賊不走空,張彥澤又將楊洪殘忍肢解。
楊洪為何會遭此待遇?這就要先從張彥澤的另一項大罪說起了。
張彥澤坐鎮涇州的時候,曾擅自發兵,攻打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部落,結果全軍覆沒,為了彌補戰鬥損失,就強行徵收了百姓的一千餘匹馬。在此次戰鬥中,少數將士逃亡,其中就包括楊洪。
所以張彥澤在陝州將楊洪肢解洩憤。
王周到達涇州後,用了兩個月左右,就蒐集了張彥澤的違法亂紀罪證,僅“證據確鑿、鐵證如山”的就多達二十六條,境內居民因其嚴苛暴政而逃亡的,多達五千餘戶,整理之後上奏朝廷。
石敬瑭下詔褒獎王周,“王周同志,辛苦了。”而對於罪魁張彥澤,則是隻字未提,擱置不問。
於是,就對應了上文節點,鄭受益、李濤等人接二連三地上表彈劾張彥澤,要求按照國家律法予以嚴懲。
起初,石敬瑭選擇了無視,將彈劾奏章丟到一邊,不予回覆。怎奈這幫文官耿直而執著,堵在門口討說法(伏閣抗疏)。
石敬瑭迫於壓力,只得正面回應了對張彥澤的彈劾,下詔張彥澤的官階、爵位各降一級;張氏的父親張鐸、弟弟張守貞、兒子張希範都賜予官職,以示補償;賜給涇州官府十萬錢,用以彌補暴政創傷;厚葬張氏,之前被張彥澤抄沒的家產也予以奉還;涇州逃亡百姓,回涇州復業的,減免一年的徭役賦稅。
看到處罰結果後,李濤再率領御史臺等官員到宮門外集會、下跪請願,認為這樣的處罰實在太輕,懇請皇上依法嚴懲,以正視聽,以儆效尤。
石敬瑭都快被煩死了,“這幫唸書人,怎麼就愛鑽牛角尖呢?真軸!來,讓李濤進來,我跟他好好聊聊。”
君臣二人單獨會談,石敬瑭語重心長,說張彥澤同志於國有功啦、跟朕是老戰友啦,巴拉巴拉,那意思就是希望此事到此為止。
李濤堅持公理正義,跪地叩頭,聲色俱厲,要求務必嚴懲張彥澤。
“朕他媽的給你好臉了是吧?”石敬瑭見他油鹽不進,氣得當場爆粗口,出口成髒,對李濤發飆,讓他滾蛋。
李濤威武不能屈,雙手恭舉笏板,絲毫不為所動,依舊要求嚴懲張彥澤。弄死張彥澤,我就滾蛋。
石敬瑭被逼急了,怒吼道:“朕已經答應過張彥澤,饒他不死了。”李濤,你想讓皇上說話不算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