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不宜大慶”
石敬瑭深愛自己的幼弟,由於年齡相差較大,石敬瑭把幼弟當兒子一樣,所以給他取名“石重胤”。石敬瑭當魏州留守的時候,魏州副留守馮濛有個女兒,生得花容月色、國色天香,石敬瑭就幫石重胤迎娶馮氏。
新婚沒多久,福薄命淺的石重胤就不幸病逝,大美女馮氏就成了寡婦。
石重貴則被自己的這位小嬸迷得神魂顛倒,雖然論輩分是他的嬸孃,但二人年齡相差無幾。石重貴登基後,就迫不及待地與馮氏發生了關係。
石敬瑭屍骨未寒,遺體還停放在靈堂,二人就已經在後面不可描述了。
馮道等人率領文武百官,特意前來祝賀。估計是誠心噁心他,或者提醒他,你丫剛死了爹,靈柩還為出殯發引,您就這樣?
石重貴明白了群臣們的良苦用心,於是說道:“我這是奉太后懿旨,喜結連理,那個……大喪期間,你們控制一下情緒,不要太歡樂(皇太后之命,與卿等不任大慶)。”
我媽讓我結婚的,聽媽媽的話嘛。
群臣告退後,石重貴繼續與馮氏歡飲作樂。酒酣之後,便與馮氏從堂後走出來,路過石敬瑭靈柩的時候,石重貴忽然收斂了淫邪的笑容,端起酒杯,一本正經地衝老爹的靈柩敬酒,然後說道:“奉太后懿旨,給您娶回來一個兒媳婦,大喪期間,請您也控制一下情緒,不要太歡樂(皇太后之命,與先帝不任大慶)。”
左右侍從鬨堂大笑,瞧我們的明君聖主,多幽默。
石重貴也被自己的惡作劇逗笑了。“左右失笑,帝亦自笑。”皇上都笑了,左右侍從就更加放心大膽地歡笑了。
莊嚴肅穆的靈堂中,充斥著歡歌笑語,也許只有靈柩中的石敬瑭笑不出聲來。
笑過之後,興頭上的石重貴又返了個場,回頭對左右侍從說道:“選日子不如撞日子,我看今天就是良辰吉日,不如我今天就當新郎,你們看如何呀?”
背景音樂是“今天是個好日子”,靈堂當婚房,孝子當新郎,嬸孃做新娘,白事權當紅事辦,棺材裡躺著司儀石敬瑭。
石重貴帶頭“哈哈”大笑,馮氏笑得前仰後合,左右侍從無所顧忌地放肆大笑。
知道的是孝子守靈,不知道的還以為進了德雲社。
皇太后李氏(李克用之女)聽說之後,氣得渾身發抖,但也無可奈何。
在封建時期,皇帝是不宜好色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有損龍體等等,然而最為致命的,卻是“後族干政”。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皇上寵溺某嬪妃,便會提拔其家人,比如她的兄弟、侄子等,這些人往往恃寵而驕,飛揚跋扈,對人民橫徵暴斂,“所動多不法”。
退一萬步講,如果這些國舅爺們只停留在斂財、違法亂紀層面,危害性還稍微小一點。最要命的就是他們干涉國政,指手畫腳,把國家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甚至於直接導致亡國。
所以皇上一旦沉溺女色,其後果往往就是後宮干政,把政治搞得烏煙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