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們就將進入五代中的第三代——後晉,看一看“兒皇帝”的痛苦掙扎。
一,政宣
石敬瑭集團最迫切的,就是為石敬瑭尋找一個看似合理的法理依據,也就是幫“漢奸”洗白。
他們下足了工夫:
1,閔帝“遺詔”
李從珂鳳翔叛亂時,朝廷軍首戰失利,李從珂乘勝利之餘威,向洛陽逼近,李從厚於是命令石敬瑭勤王救駕。
對於上述這段歷史,石敬瑭的政宣團隊是這樣粉飾的:
“……閔帝急詔帝赴闕,欲以社稷為託……”
可隨後,在對“衛州事變”的解釋中,雖然只用了寥寥數十字,就把石敬瑭說成了無辜的傻白甜,把髒水全都潑給了李從珂,但與前文“欲以社稷為託”的說法卻產生了BUG。
總之,閔帝李從厚是明宗李嗣源的合法繼承人,他既然“欲以社稷為託”,那麼石敬瑭也就是後唐江山的唯一指定合法繼承人嘍。
2,降生異象
身為一代帝王,如果出生的時候沒有異象,怎好意思入選“本紀”?石敬瑭出生的時候自然也要走近科學。
石敬瑭的出生還算比較平和,只是簡簡單單地用了十個字,“時有白氣充庭,人甚異焉”。產房忽然成了仙境,宛如86版《西遊記》中的天宮。
3,此乃天意
3.1古木天書
據說在30年前,朱溫篡唐的時候(907),潞州李思安上奏,說在潞州壺關縣庶穰鄉,有村民伐樹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怪事,一棵樹自行倒下,然後裂成兩半,裡面竟然寫著六個隸書的大字——“天十四載石進”。
村民上報給了李思安,李思安又上奏給了朱溫。朱溫匯聚了各路高人,分析研究,《走近科學》,然而無人能知曉其中喻義。於是,朱溫便將此天書藏於內府。
一直到了三十年後的今天,石敬瑭稱帝入洛,終於有“高人”參透了天機:“天十四”中,“天”與“四”各去一半,再組合起來,就是“丙”字;“十”與“四”同理可成“申”字,石敬瑭稱帝的那一年(936)恰巧就是“丙申年”。
“載石進”就不用解釋了。所以天書的意思就是丙申年,姓石的當皇帝。
另有解釋說,從李存勖建號到李從珂自焚,後唐政權持續了正好十四年,所以“天十四”的意思就是說後唐的保質期就是到今年,並且“進”的意思就是“晉”,所以天書是說後唐政權在今年會被“大晉”政權所取代。
總之,早在朱溫篡唐的時候,老天爺就在潞州給天下人出了一個腦筋急轉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