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趙德鈞投降的訊息傳來,董溫琪的心腹秘瓊,立刻發動兵變,驅逐節度副使李彥琦、誅殺總指揮官胡章,控制了鎮州,隨後就帶兵抄了了董溫琪的家,將全家老小屠殺,挖了一個大坑草草掩埋,將董溫琪這些年來聚斂的錢財據為己有。隨後上奏石敬瑭新朝廷,說軍隊發生叛亂,將董溫琪一家殺害,我已經控制住了局面,恢復了鎮州秩序,請任命我為鎮州節度使,以彈壓地面。
史籍載,秘瓊自稱留後。
秘瓊霸佔了董溫琪多少錢呢?具體數字無法考證,史籍只說這是一筆天文數字,董溫琪“在任貪暴,積鏹鉅萬”,意思是說他大概積攢了好幾個小目標。
這筆鉅款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一筆鉅款了,因為它們似乎是受到了某種詛咒,凡是覬覦這筆錢、擁有這筆錢的,都沒有好下場。自董溫琪開始,它一連害死了五個主人。關於這筆錢的下落,和這五個倒黴蛋,會在後文陸續登場。
天福二年(937)石敬瑭任命秘瓊為齊州(今山東省濟南市)防禦使,而委任安重榮為鎮州成德軍節度使。關於安重榮,後文將有大段描述,在此我們暫且略過,單說秘瓊、範延光。
石敬瑭派人到鎮州,為秘瓊分析利害,勸他服從組織上的調令,乖乖去齊州赴任。前有石敬瑭苦口婆心,後有安重榮率領大軍“以理服人”,秘瓊不得不接受了移鎮的安排,乖乖去齊州。
從鎮州去齊州,最便捷的路線是從鎮州南下,借道魏博,這也是河東勢力多次南下援助“兗鄆二朱”時的選擇。如今,秘瓊也要“借道魏博”。坐鎮魏博的,正是範延光。
河東戰爭時,魏博節度使範延光奉李從珂之命,率部支援,與趙德鈞互成犄角之勢,繼而趙德鈞父子潰敗,範延光孤掌難鳴,於是也急忙退回魏州大本營,坐觀事態的發展。
需要特別宣告的是,此時的範延光即沒有投降契丹,也沒有去洛陽勤王救駕。在石敬瑭與李從珂之間,他同樣選擇了觀望。只是他的實力尚不足與石敬瑭、趙德鈞爭鼎,亦無足夠的實力當漢奸,因此他選擇最穩妥的策略:保住魏博,割據魏博。
契丹始終沒敢越過太行山,在潞州略作休整之後就返回了北方草原,而窮途末路的李從珂選擇了自焚殉國,石敬瑭入主洛陽,江山易鼎,改國號為大晉。
範延光還在猶豫,因為他不僅是前朝“實力派”碩果僅存的一位大佬,更與李從珂是兒女親家,李從珂的皇子李重美娶了範延光的女兒。
範延光仔細分析了國內外局勢,反覆對比了三方實力(中央、魏博、契丹),又經過反覆兵棋推演,終於得出一個結論:宜向石敬瑭低頭,徐圖後計。
於是,在天下其他藩鎮都已經向洛陽遞交表章,宣示效忠之後,魏博範延光的稱臣賀表才姍姍來遲(頗後諸侯至)。
這時候,君臣二人心照不宣,對於彼此的猜忌心領神會。為了表示信任,石敬瑭封範延光為秦國公,加食邑實封,以寬其心。
此時的範延光已經不是原來的範延光了。
範延光身邊有位叫張生的“高人”,深得寵信。原因是當範延光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低階軍校時,張生就曾給他相面,然後斷言他日後必將富貴。範延光對此深信不疑,便將張生帶在身邊,小心伺候著,隨著他的累功升遷,一直到了出將入相的地步,還與皇上攀上了親家,便想起來張生的預言,於是更加篤信這位“呂用之”式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