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正月初一的日食,不算自然災害,因為對人民的生產生活並無直接影響,不破壞農業秩序。只算給統治者添堵。
——4月,洛京、魏州等地輕微旱災,如上文所述;
——6月,襄州奏:江水漲一丈二尺;
——8月,華州奏:渭河氾濫,損害莊稼;
——9月,貝、衛兩州奏:黃河氾濫,損害莊稼;
——12月,再次缺少足夠的降水,石敬瑭親自到相國寺祈雪。
天福三年(938):
——正月初一,又雙日食。不過這次日食只是停留在了理論層面,按照司天監的觀察和測算,這一天是要發生日食現象的,然而實際並沒有發生,於是百官入朝稱賀,石敬瑭擺下隆重的儀衛,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賀。
——8月,襄州奏:漢江水漲一丈一尺;
——河中府、同州、絳州等地旱災;
——9月,襄州奏:漢江水漲三丈,岸堤決口,損壞莊稼;洛陽奏:洛陽水漲一丈五尺,壞下浮橋;
——10月,襄州奏:江水溢位,損壞莊稼;
——11月,襄州奏:火災,燒燬民居千餘家。
天福四年(939):
——6月,洛陽遭遇狂風暴雨,“屋瓦皆飛,鴟吻俱折”,“鴟吻”就是古代大型建築屋脊上的裝飾物,卷尾龍頭。
——7月1日,日食,洛陽發生大水,城市嚴重內澇,天津橋被沖壞;
——8月1日,博平縣(今山東省聊城市境內)黃河決口,甘陵縣(今河北省邢臺市境內)爆發水災;
——年底,大雪連續下了50多天,京城大小寺廟做法祈晴,無果。
天福五年(940),只有今年勉強算平安無事,但緊接著,老天就給他安排上了。
天福六年(941):
——正月,青州奏:海凍百餘里;
——4月,齊、魯爆發饑荒;
——5月,涇州奏:大雨冰雹,川水大溢,壞州郡鎮戍二十四城;
——9月,滑州黃河決口,百姓們扶老攜幼登上地勢較高的地方,被大水困住,因此而餓死的人比淹死的人都多。大水一路向東,兗州奏報說“水自西來,漂沒秋稼”,這次水災有多嚴重呢?據兗州奏報,“河水東流,闊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