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五代十國往事> 第513章 石敬瑭的掙扎9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13章 石敬瑭的掙扎9 (2 / 2)

閩國想與中原王朝恢復舊好。但這裡有個關鍵問題,“舊好”是個什麼性質?

中原王朝認為,當然是恢復到唐末的關係,即王繼鵬以後晉的“福建節度使”身份治理福建,王繼鵬在給李從珂的信中,也是以“福建節度使”自稱的;

而王繼鵬認為,既然父親王延鈞稱帝多年,自己又是子承父業,那麼理所應當以“大閩國皇帝”的身份,與“大晉皇帝”平起平坐。

一個“舊好”,各自表述。

王繼鵬想出一個妙緩衝的辦法:以弟弟王繼恭的口吻給後晉上表,大意是我哥已經襲父位了,群眾愛戴、三軍擁護。

這就好比談婚論嫁的時候找個“媒人”,透過中間人來進行間接對話,可以有效地緩和矛盾。

自從唐末以來,閩國與中原王朝之間就罕有交集,基本侷限於隔空示好。而閩國從割據走向獨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兒,且並不發生在後晉時期,屬於歷史遺留問題,石敬瑭即便承認了閩國,也不會揹負損失國土的罵名(幽雲十六州都割讓了,這都不叫事兒)。

因此,石敬瑭順水推舟,封王繼鵬為閩國王,加食邑一萬五千戶。給了福建方面一個積極的回應。

我們後文會講到,王繼鵬的這次襲位是“弒父奪權”,閩國原本就是自立,法統不正,王繼鵬又是透過流血宮廷政變弒父奪權,更加名不正、言不順,此時,作為傳統意義上的中原正統王朝,後晉的認可至關重要,事關閩國政權的政治根基。

得到了“閩國王”的冊封之後,王繼鵬立刻向後晉表達了誠意:

白金五千兩、金器六套(重量不明)、金花細縷銀器三千兩、珍珠二十斤、犀牛角三十根、銀裝小馬紮(胡床)五十副、象牙二十根、大茶八十斤、香藥一萬斤、又有銀槍弓箭等武器各式海鮮等等特產無計其數……

啥叫政治優勢,這就是最直觀的體現。簡直就是提現。

這麼一大堆寶貝送到洛陽,超出了石敬瑭的預期,於是決定回饋一下這位大客戶,給點兒小贈品,於是再封王繼恭為“臨海郡王”,又賜王繼鵬赭袍一件(皇帝專屬面板)。派右散騎常侍盧損當冊禮使,出使福建。

接下來,又是一團歷史迷霧:晉閩翻臉。

和睦相處,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兩國領導人達成了共識,並做出了相關努力,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事情也在向著美好的大團圓結局穩步推進。然而就在這關鍵的時刻,王繼鵬突然翻臉,兩國關係迅速降至冰點。

簡直是匪夷所思,令吃瓜群眾大呼看不懂。畢竟在前期的努力中,石敬瑭只是動動嘴,而王繼鵬則是拿出了真金白銀,有實質性的付出。

關於王繼鵬這次態度的巨大轉變,史書給出了一部分原因,但這部分原因非但沒有答疑解惑,反而給這團迷霧加上了更多的問號。下文將簡述一下史料中給出的線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