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索1:稱疾不見
當後晉冊禮使盧損抵達福州時,王繼鵬聲稱自己生病,避而不見,派弟弟王繼恭代表自己予以接待。
線索2:受冷遇的貴賓
按照常理,冊禮使盧損應該得到高規格的接待,而他卻得到了冷遇。
首先是王繼鵬的拒絕接見。這個倒還可以理解,畢竟生老病死是在所難免的。
其次,是接待人員的“馬虎”、“應付”。負責接待盧損的,是閩國的中書舍人劉乙。劉乙來到盧損的館驛拜訪慰勞,穿著華麗莊重的禮服,身邊的僕從也是穿的極為講究,藉以表示對客人的尊敬、重視,盧損很高興,二人相談甚歡,在較為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了這次非正式會晤。
然而過了幾天,盧損趁著工作間隙,上街採購旅遊紀念品,偶遇了劉乙,卻發現劉乙同志簡直就是衣衫襤褸,破衣破帽破草鞋(布衣芒履),看來這才是劉乙在生活中的真面目,那天公務接待時的西裝皮鞋,可能都沒摘吊牌,下了班就退錢去……
盧損當場就開了個玩笑,說堂堂中書舍人,您也太會過日子了吧?看來真是兩袖清風的清廉好官呀!
左右侍從也跟著“哈哈”大笑。
劉乙極為難堪,當場就漲紅了臉,衣袖掩面,灰溜溜地逃走了。
其實劉乙真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他嚮往隱居的生活,當時已經辭職,在鳳山歸隱,因他名氣太大,王繼鵬才請他出山,為福建人撐撐門面,於是以原職務“中書舍人”的身份慰勞盧損。
盧損不知其中原委,對劉乙冷嘲熱諷,嚴重傷害了福建人民的感情。俗話說打狗看主人,你盧損嘲笑的不僅僅是劉乙本人,而是整個閩國。
王繼鵬聽說此事之後,頗為震怒,“病”立刻痊癒,終於召見了後晉特使盧損,當場把他罵了一頓,然後讓他趕緊收拾東西,給我滾蛋!
這裡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這位盧損:
盧損出身也是官宦世家,其本人在後梁初年進士及第。但他學的並不紮實,而且人品也非常堪憂。與任贊等五人同年及第,卻總是互相詆譭謾罵,被人們譏諷為“相罵榜”。後來,任贊等紛紛高升,唯獨盧損最另類,遲遲不得升遷。
後來,李琪有個妹妹,大齡剩女,實在嫁不出去了,就找了盧損當接盤俠,後來李琪成了宰相,盧損的仕途這才迎來了春天。
盧損雖然也是進士的學歷,卻“詞理淺陋”,高分低能,常被士人所嗤鄙。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因為盧損在後梁時期並不受重用,所以才避免後唐時的清算,而他在明宗朝又曾作為加恩副使,給李從珂報過喜,所以李從珂比較喜歡他,視他為吉祥物,當李從珂登基後,將他提拔為御史中丞。反觀任贊等“相罵榜”榜上有名的老同學們,此時墳頭草都老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