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五代十國往事> 第371章 高季昌之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1章 高季昌之死 (2 / 2)

歷史上對高季昌的評價還是比較高的,說他雖然是一介武夫,卻能禮賢下士,善待知識分子。

當時有個著名貫休和尚,早年在兩浙活動,曾作詩《獻錢尚父》獻給錢鏐,其中一句“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廣為傳誦。

錢鏐很高興,但要他把詩句中的“十四州”改成“四十州”。貫休和尚斷然拒絕,於是遭受冷落。

“州亦難添,詩亦難改。閒雲孤鶴,何不可飛?”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貫休和尚於是往西雲遊,進入到荊南地面。

當時荊南的軍政一把手還是成汭,恰逢成汭過生日,諸位幕僚與貫休等社會名流紛紛獻詩恭維。成汭也是個不認識幾個字的大老粗,但他仍要附庸風雅,藉著過生日搞個賽詩會,得到了一百多首馬屁詩,他只顧著高興,卻根本不懂詩的意思,於是就委託頭號謀士鄭準當評委。

據記載,貫休的詩技壓群雄,應得第一。但鄭準暗箱操作,讓自己的詩排名第一,貫休和尚的詩排第二。

貫休和尚為此非常憤怒,放出狠話,說就憑你們這種垃圾綜藝節目,政權早晚要完蛋!

不多久之後,成汭虛心地向貫休和尚請教問題,貫休還為上次遭黑幕而憤憤不平,於是賭氣撂挑子,說道:“想請教問題啊?那你得高築法臺,登壇而授,豈能草率?”

成汭勃然大怒,“老子給你臉了是不?”於是把他哄走。

貫休遂作《病鶴詩》雲:“見說氣清邪不入,不知爾病自何來。”這就是有文化、有知識、有修養的人罵街,翻譯過來就是“你他媽有病吧?”

不久之後,荊南地區的軍政一把手就成了高季昌,久仰貫休和尚的大名,厚加禮遇,將他安置在龍興寺。

有人前來拜謁貫休和尚,聊天中提到荊南地區整治黑暗,感慨百姓水深火熱。貫休和尚於是又作《酷吏辭》,批判高季昌當局。

高季昌非常不高興,於是也開始疏遠他。雖然疏遠貫休,但“不甚罪焉”。

貫休繼續向西,來到了蜀地。當時蜀地的一把手是王建。貫休獻詩云“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貫休也因此得到了“得得和尚”的外號。

王建大喜,賜其“禪月大師”稱號,為他修建龍華道場。在蜀地日子裡,貫休多次獻詩拍馬,曾在王建過生日時獻上“堯銘舜頌”兩章。

貫休最終圓寂於蜀地。

我不否認貫休和尚在中國詩詞、書畫史上取得的驕人成就。但某度等權威資料說他有不畏權勢的傲骨,並拿他拒絕為錢鏐改詩為證,這……我就不敢苟同了,縱觀其雲遊天下的歷史,雖然敢於忤怒執政者,但他幾乎都是溜鬚拍馬在先,遭到冷遇之後才硬氣一把。

就拿拒絕為錢鏐改詩這次來說,他拒絕修改的那首詩,不也是恭維錢鏐的嗎?

如果把前恭後倨的貫休包裝成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站著把錢掙了的硬漢,那麼“不甚罪焉”的高季昌當然就是禮賢下士的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