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河東
李存勖餘黨(李存霸、李存渥)逃竄至河東太原府,陰謀東山再起,被太原巡檢官李彥超及時發現並扼殺於搖籃。李彥超臨危不亂,為李嗣源新生政權控制了太原局面,保證了河東首善之區的秩序穩定,功不可沒。
李嗣源入立後,第一時間派李彥超的弟弟李彥卿前往安撫拉攏,意思是擔心李彥超割據河東。李彥超即刻親自趕赴洛陽,覲見李嗣源,表明自己的忠心。李嗣源於是將李彥超提拔為晉州建雄軍留後。不久之後又提拔為太原留守。
1.3鳳翔
鳳翔節度使李繼曮(李茂貞之子)隨軍入蜀,東歸路過鳳翔時,鳳翔監軍宦官柴重厚拒絕接納李繼曮,並催促他立刻回洛陽覆命,時同光四年2月,李存勖還在洛陽當皇帝。
這是個非常危險的舉動,因為李繼曮剛剛舉鳳翔之地歸順後唐不久,柴重厚的這個舉動很容易造成誤會,讓李繼曮理解為中央要對他動手,要吞併他的鳳翔。歷史上並沒有給出更多的線索,不知道監軍宦官柴重厚此舉是得到了中央(李存勖)的密令,還是其個人行為。總之,是一個足以逼反鳳翔李繼曮的危險舉動。
李嗣源入立後,立刻派人斬殺柴重厚。
給李繼曮加檢校太師、兼中書令;並給李繼曮賜名“李從曮”,“繼”是李存勖子侄的行輩字,“從”是李嗣源子侄的行輩字,以示恩寵,然後讓李繼曮返回鳳翔,繼續做他的鳳翔節度使。
1.4川蜀
蜀地剛剛被征服,這裡是割據稱雄的溫床,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而派駐此地的軍隊又沒有一兵一卒是李嗣源的嫡系。這裡的政治、軍事主體是蜀地土著,被王建、王宗衍經營了近四十年;輔助構成則是李存勖派來的伐蜀遠征軍。所以蜀地的情況十分微妙。
李嗣源給西川孟知祥加檢校太傅、兼侍中;給東川董璋加檢校太傅。
“墨菲定律”說了,怕什麼來什麼。李嗣源果然還是沒能留住蜀地,在李嗣源處心積慮地運作下,孟知祥最終還是割據蜀地,建立“後蜀”。這是後話。
總的來說,在李嗣源稱帝之初,還是暫時穩定了蜀地,並獲得了來自蜀地的輸血,幫新生政權渡過了經濟難關。
1.5幽州
幽州盧龍軍節度使趙德鈞最早響應了李嗣源的號召,幫他進軍洛陽奪權。李嗣源稱帝后,自然忘不了這位從龍元勳,給趙德鈞加檢校太傅、同平章事,並把女兒興平公主嫁給了趙德鈞的養子趙延壽。
1.6荊南
荊南節度使高季昌加守太尉、兼尚書令。高季昌奏請將夔、忠、萬三州割還荊南,李嗣源同意。
前文反覆強調過,荊南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既是後唐帝國的南大門,又是四戰之地,地接後唐、蜀、楚、淮南,真正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雖然高季昌地狹民弱、兵微將寡,打仗從來沒勝過,耍賴從來沒輸過。他將軍事上的劣勢變為地緣政治上的優勢,間於齊楚,卻左右逢源,把比他強大的中原王朝、淮南等勢力玩弄於股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