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五代十國往事> 第120章 昭宗亮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0章 昭宗亮劍 (2 / 2)

事實上,當杜讓能得知昭宗決心動武的時候,是竭力勸阻的。原因很簡單,昭宗新登基不久,立足未穩,實力尚弱,不足以與李茂貞爭鋒,且李茂貞就在長安腳下,昭宗根本不具備戰略縱深,萬一有失,連緩和的餘地都沒有。

昭宗是天子,同時也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血氣方剛,前期的戰略失誤再加上李茂貞的忤逆犯上,已經讓他惱羞到了極點,“天子威嚴掃地殆盡,現在朕的號令都出不了長安城,朕是帝國之君、是天下之主,不是長安市長!朕不甘心做一個傀儡,坐視帝國一天天衰落。”

杜讓能沒敢說自己也收到了李茂貞的來信,信上的話更加不堪入耳。但杜讓能清楚,這是李茂貞故意激怒朝廷、挑起戰爭的奸計。

杜讓能越是苦苦相勸,昭宗動武的決心就越堅定。

“《尚書》有云,‘藥弗暝眩,厥疾弗廖’,意思是患病吃藥,如果不吃到頭昏眼花,疾病就不能痊癒。正因為這次動兵有風險,所以才要快刀斬亂麻,長痛不如短痛。高風險帶來的是高收益。你不要再說了,只管排程糧草後勤,我讓幾位親王帶兵。這一仗,我打定了!”

杜讓能再勸,“如果陛下非要出兵,也應該讓有經驗的高階官員同心合力,愚臣自己怎能擔當?”

“廢話,你是首席宰相,不交給你交給誰?朕平日如此厚待你,你難道是想逃避嗎?”

杜讓能老淚縱橫,跪奏道:“陛下!臣豈敢逃避?陛下今日要做的,是先帝憲宗皇帝想做的,只是……時機不對,形勢也不利於我們,若非要逆勢強為的話……哎,只怕即便我成為了晁錯,也不能消除七國之亂啊。”

杜讓能有著驚人的預言能力。他把自己比作西漢的晁錯,表明了不惜用自己的性命換取天下太平的志向。

他的預言很快就得到了驗證。他確實是晁錯,只可惜唐昭宗不是漢景帝,親王們也不是劉武,朝中更沒有周亞夫。

昭宗下令逮捕信訪群眾的領頭人(實際就是李茂貞黨徒),一律誅殺。以覃王李嗣周為統帥,率領三萬禁軍,護送徐彥若赴鎮鳳翔,強行接管。

一場削藩大戰即將打響。

戰爭伊始,輿論就在李茂貞黨徒的操控下變得對朝廷極為不利,他們顛倒黑白,硬說是宰相杜讓能挑起戰爭。

幾個月前,朝廷派崔安潛赴鎮青州,遭武力拒詔;孫揆赴鎮昭義,直接被李克用鋸死……最後都不了了之,聽之任之,偏偏這次李茂貞拒詔引得昭宗大動干戈。於是李茂貞黨徒借題發揮,完全帶偏了節奏。

除此之外,真正爭權奪利的宰相崔昭緯則主動充當了李茂貞的高階間諜,將朝廷的一舉一動彙報給李茂貞,特別是杜讓能的一言一行,盡在李茂貞的掌握中。

至於軍事方面,朝廷同樣不佔任何優勢。

首先,昭宗招募的新軍全是市井無賴、地痞流氓,名為中央禁軍,實則烏合之眾,而李茂貞、王行瑜所率領的關西軍全是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

其次,朝廷出動了三萬人,而李茂貞則集結了六萬之眾。

三萬青銅對陣六萬王者,六萬王者還開了全圖視野的外掛。

其結果可想而知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