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與分裂】
朱溫代唐自立,急需獲取各個政治勢力的認可與支援。所以稱帝之後的朱溫首先對有功之臣大加封賞,既對嫡系從龍元勳的照顧,也對前唐舊臣及中間勢力雨露均霑。
立國之初,統戰工作尤為重要。
封河陽張全義為魏王;封嶺南劉隱為南平王;封潭州馬殷為楚王;封福建王審知為閩王;封杭州錢鏐為吳越王;封鎮州王鎔為趙王;封定州王處直為北平王。魏博羅紹威此前已經被唐室封為鄴王,於是只能加太傅銜。
其中,嶺南劉隱、福建王審知,與朱溫素無瓜葛,井水不犯河水,且劉隱之前就曾重賄朱溫,欲抱大腿,經後梁王朝進封王爵之後,自然更是心甘情願擁護朱溫;
而潭州馬殷等與朱溫就有不少交集了,馬殷的戰略思想是擁護中央及當時代表唐室的朱溫,而與“淮夷”楊行密為敵,後梁代唐之後,馬殷第一時間承認了後梁的合法性,願意支援朱溫;
杭州錢鏐,也是因淮南楊行密的存在而更偏向朱溫,此前上表朝廷,求封“吳越王”,在朱溫把持下的唐室對此斷然拒絕,讓錢鏐十分不爽,等朱溫登基後,立刻封他為吳越王,收穫了錢鏐的好感。這是朱溫謀唐時的小陰謀,朱溫得逞了,錢鏐也承認了後梁的合法性;
河朔地區的魏博羅紹威、鎮州王鎔、定州王處直也是朱溫的忠實擁護者,不用多說;
除此之外,幽州劉仁恭遭遇內亂,兒子劉守光將他囚禁,然後自稱幽州盧龍軍留後,派使節向朱溫表示歸附,請求任命。朱溫大喜,立刻冊封劉守光為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加宰相銜。關於幽州的父子相爭,後文會詳敘。
而最令朱溫感到意外的,就是獲得了塞外契丹人的承認和擁護。在後梁建立的同年,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登上可汗之位,派使節訪問後梁,建立外交關係,並向後梁進貢良馬。
至此,後梁的合法性得到了普遍認可,後梁的疆域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北部、安徽西部、湖北、湖南、浙江、廣東、廣西、江西、福建、海南島、越南北部、陝西、寧夏等廣袤地區,在這些地區,全都奉後梁為正朔,改用“開平”紀元,承認後梁是中華大地上唯一合法的中央政權,承認朱溫是合法天子。
【反對派】
拒絕承認後梁的,當然就是河東李克用、鳳翔李茂貞、淮南楊渥(楊行密之子),這三位都是朱溫的宿敵,拒絕承認後梁代唐的合法性,堅持沿用“天祐四年”的唐朝年號。西川王建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同樣選擇站隊反對派。
西川王建與淮南楊渥聯名昭告天下,聲稱要與河東李克用、鳳翔李茂貞組成聯軍,反梁復唐,號召天下藩鎮聯合起來,共同起兵響應。
令人尷尬的是,天下藩鎮沒有一個響應的。
既然你朱溫學曹魏,那我王建就學蜀漢。西川王建效法劉備,意欲在蜀地登基稱帝,並且寫信給河東李克用,勸他也登基稱帝,畢竟“分裂中國”的千古罵名是他王建背不起的,只好多拉幾個下水。
在給李克用的信中,王建解釋道:咱倆登基稱帝,各霸一方,等到消滅朱溫之後,再尋訪唐室李姓後裔,擁護他復興大唐,我們再取消帝號,安守唐臣本分……
你自己信嗎?
李克用對此嗤之以鼻,回信斷然拒絕,聲稱自己有生之年不敢變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