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惡趣味】
在錢鏐援助楊行密平叛的時候,曾派遣一支部隊攻擊睦州,因為杭州錢鏐同樣面臨內部叛亂的問題。
話要從“徐許之亂”說起,在杭州保衛戰中,陳璋表現英勇,榮獲衢州刺史一職。不過陳璋赴任的表現令錢鏐十分不滿。
首先,是招降納叛。
越州的低階軍官張洪,與徐綰私交甚篤,自認為是徐綰同黨,“徐許之亂”平定後,張洪惴惴不安,唯恐遭反攻倒算,於是率領部下三百人,投奔到衢州。陳璋欣然接納了他們,為他們提供政治庇護。
其次,通敵。
就在田頵解除杭州包圍的當月,錢鏐治下的溫州發生兵變,部將丁章逐刺史自據,田頵立即派人聯絡丁章,組成“反錢鏐統一戰線”,使節往來需借道衢州,陳璋為之大開方便之門,任由使節自由往返。
最後,是“樟不入城”的“天意”。
陳璋赴任衢州後,照例要繪製衢州城防圖,並交到總部杭州報備。這不是簡單的行政區劃圖,而是精準的軍用地圖,要嚴格地按照一定比例,把城牆、壕溝、府庫、房舍、水井等重要設施一一標註,甚至連每一棵大樹都要如實標註。在那個沒有衛星定位、鐳射測距的年代,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堪稱奇蹟,這種軍事地圖堪稱3D沙盤。
當錢鏐展開衢州城防圖檢視的時候,發現西門外毅然聳立著一棵樟樹。錢鏐難掩心中厭惡,指著這棵樟樹,對身邊人說道:“此樟不入城,陳璋必不為我所用也!”
田頵等人叛亂之後,陳璋果然蠢蠢欲動。錢鏐便指使手下暗殺陳璋,不料事情敗露,陳璋遂據衢州而叛,依附於淮南楊行密。
除了衢州陳璋,睦州陳詢也發動了叛亂。
陳詢,陳晟之弟。陳晟,最早與董昌等分別統領“杭州八都”,先抵禦黃巢,後消滅劉漢宏。後來,董昌從“杭州八都”中脫穎而出,榮升節度使,隨後便提拔錢鏐為杭州刺史,任命陳晟為睦州刺史。
錢鏐是董昌的下屬,而陳晟與董昌是平級的戰友,論資歷、論輩分,錢鏐都該立正敬禮,喊陳晟一聲“長官好”。董昌視錢鏐為嫡系親信,故而大力提拔,使其權力地位均在諸位“長輩”之上。提拔嫡系,打壓同僚,是權力鬥爭的基本操作。這就讓老前輩陳晟非常不滿。
再後來,錢鏐以杭州為根據地,坐收孫儒與楊行密爭奪淮南之漁利,更利用老上級董昌稱帝的機會,一舉反噬,兼有浙東之地。而陳晟則一直在睦州默默無聞打醬油,做了足足十八年的睦州刺史,最終病逝於任上。
陳晟死後,三軍推戴其子陳紹權繼任刺史。其弟陳詢則趁機發動兵變,推翻侄子陳紹權,改父死子繼為兄終弟及,自稱睦州刺史。
透過非法手段上臺的陳詢,一直惶恐不安,擔心錢鏐會以此為藉口,興師問罪,繼而吞掉睦州。恰逢“徐許之亂”,陳詢暗通田頵,以求自保。
沒想到田頵沒能推翻錢鏐,這就讓陳詢更加恐懼,深怕暗通田頵的事情敗露。思前想後,陳詢終於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與其疑神疑鬼,不如索性捅破窗戶紙,於是陳詢據睦州而叛。
在“徐許之亂”中,錢鏐手下杜稜之子杜建徽,立有大功,很受器重。杜建徽與陳詢之間有一層姻親關係,二人是兒女親家。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有奸邪小人對杜建徽是羨慕嫉妒恨,於是散播謠言,說杜建徽暗通陳詢,要裡應外合。
對於這些惡意的抹黑,杜建徽從不辯解,置之不理。錢鏐起初也不相信,因為杜建徽根紅苗正,父子倆皆立有大功,然而三人成虎,漸漸的,錢鏐對杜建徽的信任產生了動搖。
後來,杜建徽的哥哥杜建思也迫於壓力而“大義滅親”,檢舉揭發杜建徽在家中私藏兵器,圖謀不軌。錢鏐當即派人前去查抄。
當搜查人員氣勢洶洶地闖入杜建徽家中,翻箱倒櫃、掘地三尺的時候,杜建徽正在吃晚飯,面對抄家,杜建徽無比淡定,彷彿他們都是空氣,絲毫不於理會。君子坦蕩蕩。
查抄結果,未發現一件兵器利刃,唯有堆積如山的書籍。
後來,有陳詢身邊的親信棄暗投明,投奔錢鏐,隨身攜帶了一些陳詢的往來書信,其中就有與杜建徽的往返信件。信中,杜建徽全是規勸告誡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