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宗遇弒】
大唐天祐元年(904)8月11日,晚,蔣玄暉派手下史太等一百人,夜闖寢宮,聲稱有緊急軍情,要當面向昭宗奏報。
整個皇宮、洛陽城內外,全是朱溫的心腹,一行人暢行無阻,直接來到昭宗的寢宮門外。
給他們開門的是昭宗的一個嬪妃,裴貞一。看到全副武裝計程車兵,裴貞一問道:“奏報軍情,為何要帶兵?”
史太手起刀落,一刀砍死裴貞一。
蔣玄暉從後面進前一步,厲聲喝問:“皇上在哪兒?”
另一位嬪妃,昭儀李漸榮,在遊廊上手扶欄杆,大呼:“只殺我們好了,不要傷害皇上!”
昭宗剛剛睡下,被外面的喧譁聲驚醒,還沒來得及穿上衣服,蔣玄暉、史太等人就已經衝入臥室,二話不說,掄刀就剁。
昭宗從被窩裡跳起來,僅穿著睡衣,在臥室裡上演了“秦王繞柱跑”,被史太追上,一刀砍倒。
昭儀李漸榮撲到昭宗身上,為他擋刀,雙雙斃命。
隨後,亂兵又打算殺死何皇后。何皇后向蔣玄暉下跪求饒,撿了一條命。
蔣玄暉並不是動了惻隱之心,而是要利用何皇后做偽證。
次日天明,蔣玄暉傳出何皇后口諭,說昨晚宮廷發生重大刑事案件,嬪妃裴貞一、李漸榮弒殺昭宗皇帝;封輝王李祚為皇太子,改名為李柷,監國攝政。
緊接著,再假傳何皇后口諭:命李柷在昭宗靈柩前登基稱帝。
昭宗遇弒駕崩,享年38歲。皇宮內外一片恐怖情緒,沒有一個人敢哭出聲音。
中秋節當天,李柷坐上龍椅,接受群臣三跪九叩大禮,正式成為大唐帝國皇帝,時年13歲,史稱唐哀帝。
兩年半之後,哀帝將江山社稷禪讓給朱溫,大唐宣告完結。隨後,年僅16歲的哀帝也被朱溫弒殺。
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這應該是對昭宗最精簡的評價了。歐陽修在《新唐書》中就明確指出,“自古亡國,未必皆愚庸暴虐之君也。”為昭宗皇帝的不幸遭遇深感惋惜。
昭宗皇帝愛讀書、重儒術,他立志中興大唐,恢復舊日輝煌,雅然有會昌遺風。然而宦官與藩鎮這兩大頑疾已經深入骨髓,積重難返,“會昌中興”和“大中之治”的果實已經被懿宗、僖宗消耗殆盡,昭宗接手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病入膏肓的爛攤子,即便令太宗復生,也無力迴天。
然而昭宗沒有放棄,他在即位之初就重拳打擊宦官勢力,並在錯綜複雜的藩鎮之間渾水摸魚,瓦解地方割據勢力,鞏固中央權力。
至於其失敗,有觀點認為是昭宗用人失當。
毫無疑問,昭宗一朝為《奸臣傳》貢獻了三位宰相,分別是崔昭緯、崔胤、柳璨,另有蔣玄暉、張廷範、氏叔琮、朱友恭,但這四位雖然產自昭宗朝,卻非昭宗欽點之臣,雖然同樣名列《奸臣傳》,卻不能歸過於昭宗。
昭宗求賢似渴,想依靠文官集團打垮宦官和藩鎮,結果真正能用之人寥寥無幾,反倒是一批妄人、野心家登上了政治舞臺。昭宗的文官路線被頻頻打臉,以至於誕生了把帝國拖入萬劫不復深淵的崔胤。
《舊唐書》也指出了昭宗的用人失察,說張浚、朱樸、鄭綮這三人最不靠譜,簡直就是逗兒(三人尤謬,季末之妖也)。
而在藩鎮之間渾水摸魚就更是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了,有詩為證:
“天子為羊,藩鎮皆虎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