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英雄】
我們常說“強漢盛唐”,兩個王朝的確有很多相似之處,使人們不由得感嘆,歷史故事也許不會重複,但歷史規律會一再重演。
比如,兩個王朝都存在宦官亂政的問題,都面臨強地方而若中央的尷尬境地,也由此衍生出了諸侯豪強、軍閥藩鎮割據的局面,都爆發了一次席捲全國的農民起義……
總之,如果您熟讀三國,那麼在讀五代十國故事時,會有一種強烈的穿越感,很多故事只是人名和地名的不同而已。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下面我將列出兩張簡單的表格,以上帝視角剖析帝國崩潰的頂層原因:
東漢末年皇帝簡表(皇帝,即位年齡,駕崩年齡,背後勢力):
殤帝,0.25歲,<1歲;太后扶持;
安帝,13歲,32歲;外戚;
嬰帝,不詳,在位206天駕崩;外戚;
順帝,11歲,30歲;宦官;
衝帝,2歲,3歲;外戚;
質帝,8歲,9歲;外戚;
桓帝,15歲,36歲;外戚;
靈帝,12歲,33歲;外戚;
少帝,13歲,在位5個月被廢,24歲被逼自盡;外戚;
獻帝,9歲,在位30年,禪讓於曹丕,54歲病死。
其中,漢獻帝貌似在位時間最長,且壽命最長,但這個著名的傀儡皇帝就毋庸贅述了。
至此,透過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我們就可以對“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八個字有一個深刻的認識了。
一幫小屁孩兒,基本都是十來歲的小學生(不包括出生剛滿百日即位,不滿一週歲駕崩,創歷史即位年齡最小、駕崩年齡最小的雙記錄的漢殤帝),被外戚或宦官擁立,必然是這些幕後大佬們操控的傀儡,成為閹黨、外戚、權臣之間政治鬥爭的棋子。這幫短命皇帝是否是自然死亡,就不敢妄議了。
再看唐朝末年:
穆宗,25歲,30歲;宦官;
敬宗,15歲,18歲;
文宗,18歲,31歲;宦官;
武宗,26歲,32歲:宦官;
宣宗,37歲,50歲;宦官;
懿宗,26歲,41歲;宦官;
僖宗,11歲,27歲;宦官;